北理工舉行校史研究中心揭牌暨學校辦學道路專題展覽開幕儀式
發布日期:2025-09-26 供稿:檔案館(校史館) 攝影:李新宇
編輯:趙安琪 審核:藺偉 閱讀次數:在建校85周年之際,9月25日下午,北京理工大學校史研究中心揭牌暨學校辦學道路專題展覽開幕儀式在良鄉校區文博中心舉行。校黨委書記張軍、黨委副書記楊帆、校務委員會副主任楊志宏、校紀委原書記張敬袖,學校相關部門負責人及部分師生代表參加了儀式。儀式由楊帆主持。
多年來,學校黨委始終高度重視校史工作,為進一步推進校史工作高質量、內涵式發展,決定成立“校史研究中心”。校史研究中心是由黨委宣傳部負責管理的校內學術機構,由檔案館(校史館)負責日常運行工作,校內相關部處和學院作為成員單位。中心將積極推動校史研究工作,持續擴大校史影響力。
張軍、張敬袖為“北京理工大學校史研究中心”揭牌,張軍為校史研究中心首批特聘研究員頒發聘書。
張軍代表學校黨委,向為校史工作做出貢獻的老領導、老同志和廣大師生校友表示衷心感謝,并就推進校史工作高質量發展提出三點要求:一是要堅持黨的領導,賦予時代內涵,守好北理工人的“根”和“魂”。要重點實施“321”文化工程,總結好三條“辦學道路”,研究好黨領導的高等教育史和科技史,闡釋好融匯科學家精神和教育家精神的“紅色領軍人”精神品格。二是要堅持以人為本,弘揚“大師”文化,為師生成長引航定向。要著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和教育家精神,厘清學科大師譜系,形成常態化宣傳態勢;要堅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更深融入人才培育各個環節,有力支持“大思政課”建設。三是要堅持創新發展,聚焦綠色高質,智慧賦能新時代校史工作。要構建校史研究的學科矩陣,打造校史表達的文化場域,豐富校史文化的典藏資源,創新校史宣教的智慧手段,打造具有北理工科技特色的校史精品力作。
張軍宣布“矢志強國、堅韌無我——堅定走好黨領導的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之路”專題展覽開幕。與會校領導、相關單位負責人和師生共同參觀了專題展覽。
“矢志強國 堅韌無我——堅定走好黨領導的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之路”專題展覽(一期)由黨委宣傳部、檔案館(校史館)策劃制作,地點位于文博中心一層。
展覽聚焦黨領導的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發展道路,結合學校發展歷程,通過豐富珍貴的歷史圖片和實物展品,展現了黨創辦的理工科高等教育從延安出發,在挽救民族危亡、服務國家建設的歷史偉業中,形成的辦學經驗和辦學成就,是全國首個聚焦黨領導的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之路的專題展覽。
展覽還創新推出“夢回杜甫川——延安自然科學院VR大空間項目”。該項目充分發揮學校在數字媒體、智慧教育等領域的學科優勢,由設計與藝術學院師生自主開發,是全國高校中首個自主研發的校史類VR大空間項目。
該項目以最新的VR大空間技術,再現了自然科學院在延安杜甫川創校辦學時期的教學、科研及生活環境,參觀者可沉浸式步入延安時期的校園,真切感受“紅色基因”的蘊育之地。該項目未來將常態化用于學校“大思政課”,為培養“紅色領軍人”提供智慧化的文化育人支撐。
參觀信息:
展覽地點:北京理工大學良鄉校區文博中心東樓一層南廳、中廳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9:00-17:00(周一及法定節假日閉館)
參觀須知:
1.參觀講解需提前預約,目前僅為團體參觀提供講解服務,預約電話:15011580557,需提前2-3個工作日進行預約。
2.“夢回杜甫川”項目參觀需配戴 VR 設備,如遇參觀人數較多時,請耐心排隊等候。
附:
北京理工大學校史研究中心簡介:
“北京理工大學校史研究中心”性質是校設學術組織,由黨委宣傳部負責管理,委托檔案館(校史館)做好日常運行工作。成員單位包括黨政辦公室、黨委組織部、黨委宣傳部、合作發展部(校友會)、 離退休工作處/離退休教職工黨委、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設計與藝術學院、圖書館、學術期刊中心、檔案館(校史館)、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學校史研究中心”職能為:負責開展北京理工大學校史、學科史和校史人物研究,深化辦學道路的經驗總結,結合校史開展黨領導的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道路、科技史和教育史研究;負責加強對校史宣傳教育的研究與實踐探索;負責推動校史工作與宣傳思想、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學科建設和大學治理等深度融合,構建協同工作體系;負責組織校外力量參與校史研究,培育研究成果,持續擴大校史影響力。
校史研究中心首批特聘研究員:
張華平 計算機學院教授
郭麗萍 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趙紫玉 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
姜 可 設計與藝術學院教授
申華平 設計與藝術學院副教授
王 民 校史館原館長
姚文莉 圖書館原副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