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舉辦紅色育人論壇
發布日期:2025-09-28 供稿:教務部 攝影:黨委宣傳部
編輯:臧瑞楠 審核:肖烜 閱讀次數:9月27日下午,“黨創辦和領導的高等教育紅色育人路”論壇在北京理工大學良鄉校區舉行,共同回顧總結黨創辦和領導中國特色高等教育的光輝歷程與寶貴經驗,探討新時代傳承紅色基因、發揚優良傳統,深入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服務支撐強國建設的新理念、新路徑。
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張云明,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書記于英杰,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副會長林炎志,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張東剛、大連理工大學黨委書記項昌樂、哈爾濱工業大學黨委書記陳杰、西安交通大學校長張立群、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校長吳普特、蘭州大學校長楊勇平,房山區委書記陽波,以及工業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北京市委教育工委、房山區政府、部屬高校、延河聯盟、卓越聯盟、兵器聯盟、良鄉高教園區等40余所單位和兄弟高校領導嘉賓出席。論壇由北京理工大學校長姜瀾主持。
北京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張軍代表學校對各位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他表示,此次紅色育人論壇的舉辦,將進一步研討傳承紅色基因、培養可靠人才、服務國家戰略、引領高質發展的重要命題。面向未來,要樹牢高校發展的戰略取向,面向國家戰略全局,主動對接亟需緊缺建設一流大學;要堅持高校發展的人本取向,把握立德樹人要求,聚焦人的全面發展建設一流大學;要強化高校發展的創新取向,擁抱科技變革大潮,引領未來發展大勢建設一流大學,奮力開拓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新局面。
張云明在致辭中表示,“紅色育人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教育發展之路,是始終聽黨話、跟黨走的許黨報國之路,是堅持自立自強、矢志創新的砥礪奮進之路。展望未來,要堅守“紅色育人路”初心使命,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要深化“紅色育人路”時代內涵,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要擔當“紅色育人路”強國重任,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工信部將支持高校融入產業創新體系,承擔重點產業鏈攻關任務,讓更多師生在新型工業化火熱實踐中成長成才。
于英杰在致辭中表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要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回應時代發展要求,發揮高等教育龍頭作用,有力凝聚起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思想共識與發展合力。各高校要傳承紅色基因,筑牢立德樹人思想根基;堅持改革創新,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錨定強國目標,推動教育強國首善之區建設;在傳承中堅定方向,在探索中勇立潮頭,在合作中匯聚力量,在奮斗中開創未來,為全面推進教育強國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林炎志在致辭中表示,黨領導的高等教育面臨著新的使命任務,延安精神作為黨寶貴的精神財富,對于新時代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走好紅色育人路,具有強大的賦能作用和深刻的啟示意義。延安精神的育人價值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高度契合,為新時代青年學生提供了信仰坐標和行動指南,要把牢育人方向、筑牢育人初心、創新育人方法、錘煉育人品格,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哈爾濱工業大學黨委書記陳杰作題為《扎根中國大地,應對全球變局,以培養新一批杰出人才服務強國復興偉業》的報告。他從中國共產黨始終秉持的“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的歷史使命出發,著眼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兩個大局”,從“紅色理想信念塑造、硬核能力本領鍛造、經略全球素養培育”三個維度,系統分享了培養新一批杰出人才的理念思路、經驗體會及未來展望。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張東剛在題為《賡續紅色血脈 筑牢育人根基 勇當時代先鋒》的報告中表示,黨創辦和領導的高等教育紅色育人之路,是一條傳承信仰之路、塑造靈魂之路、啟迪智慧之路、熔鑄精神之路。中國人民大學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政治囑托,緊緊圍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從厚重的抗戰記憶和光輝的紅色校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黨的創新理論為引領、以紅色基因為根脈、以自立自強精神品格為底色,書寫了紅色基因鑄魂育人的時代新篇。
西安交通大學校長張立群作題為《產教融合、AI賦能的工程人才培養——以西安交通大學為例》的報告。他首先分析了全球及中國工程教育的現狀與挑戰,隨后以西安交通大學為例,展示了學校在工程教育領域的深厚底蘊和卓越成就,重點介紹了學校如何通過產教融合和AI技術賦能,構建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新模式,有效提升了工程人才的培養質量。此外還詳細闡述了AI技術在教學改革、科研創新等方面的具體應用,為工程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校長吳普特在題為《在服務國家的實踐中砥礪前行》的報告中重點展示了學校探索產學研緊密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持續加強新農科建設、不斷提升人才國際競爭力,著力培養“知農愛農”時代新人的相關經驗做法。系統分析了未來農業發展的六大趨勢,未來農業研究院建設的總體思路、建設規劃,以及期望依托未來農業研究院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強化有組織科研與人才培養、重構學科專業體系、重建人才培養體系的謀劃思考。
蘭州大學校長楊勇平在題為《恪守育人初心 鍛造時代新人——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的蘭大實踐》的報告中深入分析了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和實現中華民族復興偉大征程中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所面臨的新使命新任務新要求。他表示,高校要精準把握時代方位,全面深化教育教學綜合改革,重塑面向未來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繪好知識、能力、素養“三張圖譜”,構建橫向打通學科壁壘院系藩籬、縱向貫通長鏈條培養體系和實現科產教融通的“三通路徑”。
大連理工大學黨委書記項昌樂在題為《由黨創辦 與國同行——大連理工大學76年紅色育人的實踐探索》的報告中表示,大連理工大學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形成了“由黨創辦、與國同行”的紅色辦學傳統。學校在新中國成立與建設初期、改革開放新時期、進入新時代三個時期探索出了由黨領導高等教育的紅色育人之路,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的新理念、新路徑。
圓桌論壇中,與會嘉賓圍繞“如何深入推進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改革”“如何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如何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等核心議題展開熱烈交流,共同研討新時代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的新方案。哈爾濱工程大學校長殷敬偉在發言中表示,高校要堅持政治為先,深刻把握新時代人才培養的根本方向;堅持凝心為要,深入理解新時代人才培養的首要問題;堅持創新為魂,深度探索新時代人才培養的改革路徑。延安大學校長奚家米在發言中表示,新時代賦予了高等教育紅色育人新的使命與內涵,延河聯盟作為紅色育人共同體,將共同深化紅色育人路,攜手開創“點上突破、面上聯動、整體提升”的紅色育人新局面。南京理工大學校長楊益新在發言中表示,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主陣地、科技創新的策源地,要堅定不移走好高等教育紅色育人路,攜手為黨和國家培養更多“又紅又專、紅透專深”的拔尖創新人才。
姜瀾表示,多位教育大家的精彩分享,既有高屋建瓴的政策解讀,又有生動鮮活的實踐案例;既是對黨創辦和領導中國新型高等教育波瀾壯闊歷程的回顧和總結,更是對新時代“紅色育人路”創新發展的期待與展望。北理工期待能進一步與兄弟高校一起,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守好紅色根脈,賡續精神血脈,推動紅色育人走深走實,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與會代表在文萃樓前合影留念,并參觀參會高校育人成果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