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獲201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代表座談會舉行
發布日期:2014-01-13 供稿:黨委宣傳部 張愛秀 攝影:新聞中心 斯君
編輯:新聞中心 徐思軍 閱讀次數:
2014年1月10日上午,北京理工大學在201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再獲佳績,全校師生歡欣鼓舞。1月10日下午,學校召集載譽而歸的獲獎代表和相關職能部門代表,師生代表共計20余人召開了國家科技獎勵座談會。黨委書記郭大成、校長胡海巖院士、副校長趙平、趙長祿、楊樹興、校長助理陳杰參加了此次座談會,會議由楊樹興副校長主持。
陳杰首先介紹了此次獲獎項目的基本情況。此次我校獲獎的5個項目分別都在軍用、民用等領域內瞄準了世界科技發展前沿,瞄準了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大大推動了相關領域的技術進步。


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獲得者吳嗣亮教授和二等獎獲得者吳鋒教授作為獲獎代表發言。他們在發言中感謝了學校師生對他們此次獲獎的關懷厚愛,感謝在科研過程中學校創設的良好科研氛圍,學校領導的關懷指導,學校科研部門的真誠服務和團隊成員的共同付出。

作為教師代表,信息學院的崔嵬老師講述了吳嗣亮教授對科研的盎然興趣和對學術的執著追求;化工學院的張存中老師講述了吳鋒教授散發光芒的學術思想和未來自己在團隊中繼續攻克科研難關的決心和勇氣。
信息學院的田靜同學和化工學院的程凱琳同學作為學生代表分別談到了兩位吳老師在指導學生過程中踏實勤勉的作風,潛心學術的身教和誨人不倦的言傳。

郭大成和胡海巖對獲獎的老師們表示了祝賀。郭大成從做人正直,做事認真,做學問執著這三個角度總結了獲獎項目團隊帶頭人的共同特質,也號召全校師生員工今后以獲獎團隊為榜樣,為學校科研進步和人才培養做出更大的貢獻。

胡海巖從“兩個瞄準”的角度闡釋了求真務實的“志存高遠”;從持之以恒的態度解讀了新時期的延安精神和艱苦奮斗;從自然辨證法的方法論述了北理工人應該樹立的工程科學技術思想;從毛二可院士身上感懷了高尚師德和人格魅力對于實現團隊發展的引領作用。
此次座談會在歡快而務實的氣氛中結束了,但是對于學校此番在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中不俗表現的民間座談會卻在校園內外此起彼伏地召開著,有老師賦詩一首來抒發作為一名北理工人的自豪和喜悅之情:“延安精神展雄風,科技大獎攬懷中;嗣亮教授先示范,吳鋒緊跟向前沖;裝甲車輛吾引領,機載系統更興隆;春萍續寫基因碼,奔騰理工寫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