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改進行時】北理工打造儀器設備開放服務平臺
——資源共享破難題 興教強研創效益
發布日期:2014-01-08 供稿:黨委宣傳部 張愛秀 攝影: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提供
編輯:宣傳部 趙琳 閱讀次數:
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學校面向師生員廣泛征求意見建議,其中關于儀器設備資源分布不均、使用效率不高成為其中一項熱點問題,如何在全校范圍內構建資源共享開放服務平臺的呼聲也愈發高漲。
儀器設備是大學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基本條件保障,龐大的儀器設備資源也是大學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伴隨著學校不斷加大科研教學方面的投入,截至2013年底,北理工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量已達到74041臺套,價值21.87億元。雖然“家底”厚實了,但是儀器設備資源的有效利用,卻還存在不盡如人意之處。
“管理體系不夠健全,開放共用的力度不夠,信息化手段落后、共享程度差,技術人員能力參差不齊……”。學校儀器設備的管理使用,一直按照2003年制定的大型儀器設備單獨立戶管理辦法來管理運行,“老辦法”已經不能滿足師生對儀器設備資源不斷增長的需求量,陳舊的管理模式也已經不能適應學校發展的需要。因此,構建科學高效的現代化大型儀器設備共享平臺勢在必行!
針對這一制約學校發展建設的重點問題,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進行了廣泛調研、充分論證,集中力量建設了“北京理工大學儀器設備開放共享平臺”,經過一個階段的試運行,該平臺在各學院和基層實驗室引起了普遍的關注,反響積極。
儀器設備是大學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基本條件保障,龐大的儀器設備資源也是大學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伴隨著學校不斷加大科研教學方面的投入,截至2013年底,北理工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量已達到74041臺套,價值21.87億元。雖然“家底”厚實了,但是儀器設備資源的有效利用,卻還存在不盡如人意之處。
“管理體系不夠健全,開放共用的力度不夠,信息化手段落后、共享程度差,技術人員能力參差不齊……”。學校儀器設備的管理使用,一直按照2003年制定的大型儀器設備單獨立戶管理辦法來管理運行,“老辦法”已經不能滿足師生對儀器設備資源不斷增長的需求量,陳舊的管理模式也已經不能適應學校發展的需要。因此,構建科學高效的現代化大型儀器設備共享平臺勢在必行!
針對這一制約學校發展建設的重點問題,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進行了廣泛調研、充分論證,集中力量建設了“北京理工大學儀器設備開放共享平臺”,經過一個階段的試運行,該平臺在各學院和基層實驗室引起了普遍的關注,反響積極。
以“機”養“機”——頂層設計,院校互動
形成新的機制,制度是最堅實的保障。為此,實設處與財務處圍繞設備資源共同研究制定機制方案,經過基層調研、會議研討、部門溝通等環節,最終確定《北京理工大學儀器設備開放服務管理辦法》,并以校發【2013】71號文的形式正式頒布。開放服務管理辦法主要對開放服務的組織管理、開放服務資金的獨立核算管理、開放共享績效考核等方面進行了界定,為以“機”養“機”的自我運轉機制,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
有效的制度為保障,學校立足頂層設計建設全校儀器設備資源平臺。該資源共享平臺統一標準,構建了清晰的儀器設備共享管理體系,即儀器設備預約管理系統、授權管理系統、計費管理系統、效益統計管理系統,并通過預約、授權、計費三大模塊,實現了大型儀器設備信息發布、計費制定、用前預約、刷卡簽權、實時扣費、財務結算、績效統計等多元化、自動化的管理。
在做好全校統一管理的同時,也注重結合院系一級設備管理的實際需求,幫助基層方便實現設備管理集中或分散模式,實現標準化與個性化的結合。管理平臺院級權限注重網上預約的快捷、方便、實用,而儀器管理員權限則更加注重儀器設備使用的安全性。通過該管理平臺,可安排專人負責管理平臺的預約、授權、收費、運行、維修維護等工作,從而實現儀器設備更廣范圍的開放、更高的使用效率,有效推動全校儀器設備平臺的全面建設與管理,起到了推廣和示范的作用。
有效的制度為保障,學校立足頂層設計建設全校儀器設備資源平臺。該資源共享平臺統一標準,構建了清晰的儀器設備共享管理體系,即儀器設備預約管理系統、授權管理系統、計費管理系統、效益統計管理系統,并通過預約、授權、計費三大模塊,實現了大型儀器設備信息發布、計費制定、用前預約、刷卡簽權、實時扣費、財務結算、績效統計等多元化、自動化的管理。
在做好全校統一管理的同時,也注重結合院系一級設備管理的實際需求,幫助基層方便實現設備管理集中或分散模式,實現標準化與個性化的結合。管理平臺院級權限注重網上預約的快捷、方便、實用,而儀器管理員權限則更加注重儀器設備使用的安全性。通過該管理平臺,可安排專人負責管理平臺的預約、授權、收費、運行、維修維護等工作,從而實現儀器設備更廣范圍的開放、更高的使用效率,有效推動全校儀器設備平臺的全面建設與管理,起到了推廣和示范的作用。

“三二一”模式——方便師生,服務到位
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根據群眾意見,圍繞儀器設備開放共享平臺,進一步加快了整改的步伐。
儀器設備開放共享平臺,雖然已經建成,但是作為新生事物,還有許多師生對其不甚了解,因此影響了其工作效能的發揮。因此,實設處從工作實際出發,以人為本實施全方位服務,設計專門流程圖,為師生提供特色“三二一”工作服務模式,即下載三個表格(開放入網申請表,收費標準申請表,獨立核算賬戶申請表),遵循兩個協議(開放共享技術服務合同、委托測試服務協議書),開具一張通知單(開放服務費用入賬通知單),即可通過開放共享平臺,方便的完成對儀器設備的使用。同時,從申請服務、開展服務到服務結算全程都能夠接收并享受到實設處的跟蹤服務。
有學院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談到 “實設處推出這項創新措施中隨附的申請表格和協議合同真是急我們之所急,我們只需要交申請表,不用再去跑財務處等相關部門,真是想我們之所想。”
除了通過“三二一”的服務模式進一步加強服務師生外,在經營意識和服務意識的培養方面,學校也開始注重市場的開發、培育、交流與合作。為了擴大宣傳,推動學校儀器設備開放共享工作,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積極申報由清華大學牽頭的高等學校儀器設備和優質資源共享(簡稱CERS項目)的校際互通平臺的建設項目。通過該項目的建設,可把優質儀器設備資源納入到國家開放共享平臺中,提高學校儀器設備開放共享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同時有助于加強與其他高校的合作,促進產學研一體化,促進設備效益的發揮。目前項目已經申報成功,并順利執行。
儀器設備開放共享平臺,雖然已經建成,但是作為新生事物,還有許多師生對其不甚了解,因此影響了其工作效能的發揮。因此,實設處從工作實際出發,以人為本實施全方位服務,設計專門流程圖,為師生提供特色“三二一”工作服務模式,即下載三個表格(開放入網申請表,收費標準申請表,獨立核算賬戶申請表),遵循兩個協議(開放共享技術服務合同、委托測試服務協議書),開具一張通知單(開放服務費用入賬通知單),即可通過開放共享平臺,方便的完成對儀器設備的使用。同時,從申請服務、開展服務到服務結算全程都能夠接收并享受到實設處的跟蹤服務。
有學院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談到 “實設處推出這項創新措施中隨附的申請表格和協議合同真是急我們之所急,我們只需要交申請表,不用再去跑財務處等相關部門,真是想我們之所想。”
除了通過“三二一”的服務模式進一步加強服務師生外,在經營意識和服務意識的培養方面,學校也開始注重市場的開發、培育、交流與合作。為了擴大宣傳,推動學校儀器設備開放共享工作,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積極申報由清華大學牽頭的高等學校儀器設備和優質資源共享(簡稱CERS項目)的校際互通平臺的建設項目。通過該項目的建設,可把優質儀器設備資源納入到國家開放共享平臺中,提高學校儀器設備開放共享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同時有助于加強與其他高校的合作,促進產學研一體化,促進設備效益的發揮。目前項目已經申報成功,并順利執行。

“多重互動”——廣開言路,持續改進
任何新政策的制定,都不能做到盡善盡美。在采訪到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處長史天貴時,他談到:“老師們對于儀器設備開放共享的了解和理解還不夠全面,為了提高老師對開放共享工作的認知度,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聚焦新政策實施中各種問題與反饋,通過在線平臺、電話溝通和培訓服務等方式認真傾聽師生意見,提升服務質量。”
首先,實設處在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系統的首頁開辟了“業務動態”欄目,方便師生及時了解國家在開放共享方面的最新動態以及學校的最新政策;設置了“問與答”專欄,針對師生遇到的問題方便及時地答疑解惑。
其次,實設處設有專人負責平臺的日常維護,并有專門管理人員進行技術支持。網站上有技術支持和聯系電話,方便師生在無法上網時也可以打電話咨詢平臺的使用。
除此之外,實設處還將不定期的組織各種培訓,包括開放共享系統的培訓,儀器在線培訓,網上學習考試等;組織學生進行高精儀器的培訓,提升實驗技能。這些后期的跟蹤服務,將很好的確保儀器設備開放共享工作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