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改進行時】深化服務內涵,打造人民滿意的社區醫院
發布日期:2013-12-31 供稿:黨委宣傳部 楊揚 學生記者 李娜 攝影:新聞中心 斯君
編輯:斯君 閱讀次數:
年底將至,一年一度的全校教職工體檢全面啟動,與往年不同的是,沿用了十余年的體檢表不見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一頁體檢索引單;心電圖、B超檢查門外緩慢冗長的等候隊伍也不見了蹤影;體檢結束后離開時,一份簡單的早餐,更是給教職工送來了一份不簡單溫馨……

體檢工作年年重復,但卻是直接服務教職工的大事,如何在重復的工作中挖掘潛力,優化細節,以人為本,這正是學校醫院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整改的重點,當然也是工作的難點。點滴之處以人為本,教職工們會心的微笑是最好的肯定。

12月25日清晨,留學生中心的陳明澤老師又如往年一樣,早早趕到校醫院體驗,雖然前幾天前拿到體檢單時,她就發現了往年熟悉的體檢單已經“面目全非”,表單上不僅有條形碼,各個檢查項目也簡化為一行提示,只留有醫生簽字,而沒有了填寫數據的空白;更讓她意外的是在表單的背后還印有溫馨的體檢須知,提醒體檢者在體檢當日要做的相關準備和注意事項,這一系列人性化的服務都讓陳老師倍感貼心。帶著全新的體檢單,陳老師開始了“不同以往”的體檢過程。

給陳老師帶來變化的當然不僅僅是體檢單的變化,今年學校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校醫院針對群眾對校醫院的意見和建議,把改進教職工體檢工作作為重點整改措施之一,全院上下給予了高度重視。

首先,校醫院全面強化醫院的內部管理,將全校教職工電子病歷建設作為突破重點,以科學化的管理系統作為校醫院整體工作水平提升的重要契機,以期實現對教職工健康狀況的全程電子化記錄;其次,全力抓好設備更新、人才培養等工作,積極改善就醫環境和條件,醫院新增了電子測量儀、電子血壓計、彩超、X光機等硬件設備,其中部分設備在國內也處于領先水平。

除了不斷加強平臺建設,校醫院高度重視工作理念的培養,將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把“病人想什么”、“病人需要什么”的工作理念落到實處。在今年的體檢工作中,推出了一系列人性化服務新舉措。如從年齡特點出發,為四十五歲以上教職工開展尿常規和同型半胱氨酸檢查,而四十五歲教職工則進行生化九項常規檢查。此外,在體檢時間上,將在職教職工和離退休教職工分開安排,更加有利于照顧不同體檢群體的特點。通過電子病歷的建設,也注重保護教職工的個人隱私,充分體現人性化服務理念,切實提高服務水平。

校醫院房建國書記向宣傳部記者介紹說:“校醫院對教職工體檢非常重視,今年在硬件方面,增加了各項體檢設備,如高端的彩超等;在軟件方面增加了信息化建設,為患者建立電子檔案,便于患者數據的保存和對比。另外考慮到體檢時間長,校醫院還為教職工們提供了愛心早點。”
優質的硬件設備、規范醫療行為和精細化服務讓學校教職工從“年復一年”的體檢工作中感受到了校醫院的工作的新變化。今后,校醫院將繼續堅持“患者至上”的工作理念,努力提高專業業務水平,熱情接待每一位師生員工,耐心細致地做好每一項工作,促進校醫院的管理和服務更上一層樓,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落實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各項要求,整改求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