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學子勇奪ACM程序設計競賽季軍再次晉級世界總決賽
發布日期:2013-11-26 閱讀次數:
供稿:劉星辰 攝影:林永鋼
2013年11月16日-17日,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亞洲區長沙站現場賽在湖南大學舉行。我校派出由計算機學院林永鋼教練指導,計算機學院、軟件學院同學組成的兩只代表隊參賽。經過5個小時緊張激烈的比賽,我校參賽隊在105所高校、192支隊伍中脫穎而出,最終獲得一金一銅的好成績,學校排名第三位,獲得季軍。這是繼2012年首次晉級世界總決賽之后,我校又一次刷新記錄取得的最好成績。其中,由易毅、梁耀波、劉星辰組成的BIT_laser 隊獲得金獎,由李子豪、李沛奇、于文楠組成的BIT_include隊獲得銅獎。
ACM-ICPC程序設計大賽是大學生級別最高的腦力競賽,素來被冠以“程序設計的奧林匹克”的尊稱。大賽自1970年開始至今已有40多年歷史,是世界范圍內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程序設計競賽。比賽由3個成員組成一個參賽隊,應用一臺計算機解決8到11個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經過校級、地區級競賽選拔取得晉級資格,最后參加世界總決賽。經過近40多年的發展,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已經發展成為最具影響力的大學生計算機競賽。迄今已經成功舉辦了38屆。
2013年11月17號上午9點,長沙賽區現場賽正式開始。來自105所學校的192支隊將于接下來的五個小時里角逐勝負。由我校計算機學院的劉星辰、易毅和來自軟件學院的梁耀波組成的三人組合,憑借長久訓練積累的編程經驗以及穩定的臨場發揮在現場賽中表現出色。雖然在開始階段出現了一些細節失誤,但經過仔細觀察以及精密調試,在接下來的比賽中逐漸好轉。比賽接近4個小時,按照比賽要求,裁判要對比賽當前排名停止刷新(封板)。封板前,由于只過5題且罰時過多,BIT_laser的排名并不高,但封板后的最后一小時,三人憑借自己的沉著冷靜以及相互支持,最終成功AC了三道題目,實現了傳說中的“逆襲”,獲得8題的好成績。 我校的另一支隊伍未能發揮出自己的最佳水平,最終以4題的成績遺憾收場。
下午4點30分,裁判宣布比賽結果,我校的BIT_laser隊以8題的絕對優勢成功奪得季軍、晉級世界總決賽!另一支隊伍也獲得了銅牌第二名的成績,期待他們在下一次的長春賽區中再接再厲!
天道酬勤,有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獲,參賽隊員的優異成績是他們每日每夜辛苦鉆研的最好回報。同時,成績的取得也離不開學校領導和老師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學院為了發揮本學院獨特的學科優勢以及較高的師資水平,積極地組建隊伍、安排集訓,同學們也刻苦訓練、積極討論、專心備戰,這也是我校近年來在ACM/ICPC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上蓬勃發展的根本原因。
在2014年的6月份,第38屆ACM/ICPC 世界總決賽(World Finals)將在俄羅斯葉卡捷琳堡舉行。北京理工大學代表隊將在剩下的時間中繼續拼搏,向著更高的目標而努力。讓我們期待他們未來更出色的表現!
(審核:趙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