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第八屆“大學·青春·人生”優秀學生事跡報告會隆重舉行
發布日期:2013-11-22 閱讀次數:
供稿:學生處 榮睿 攝影:劉文紅 編輯:車輝泉

11月17日,北京理工大學第八屆“大學 青春 人生”報告會隆重舉行。北理工校長助理姚利民,教務處、團委、學工處等部處領導,各學院分管學生工作的副書記、副院長及輔導員、班主任出席報告會,2013級2000余名學生到場聆聽。

報告開始前舉行了簡短而隆重的“領航獎學金”頒獎儀式。郭彥懿宣讀了表彰決定,姚利民為智耕、武婷宇、吳先斌、蔡冬琴、徐哲贏、趙佳馨、何平凡七名同學頒獎。

首先作報告的是來自機電學院13屆畢業生智耕,他以“夢想在路上”為題,講述了他的追夢之路。“大學這四年是認清自己、錘煉內心、塑造人格、升華精神的修煉期,更是拓寬人脈、過渡社會、積淀資本、籌劃未來的黃金時刻。”大學的種種經歷讓他更有闖勁、更有自信去面對未知的一切,懷抱激情去追逐夢想。
來自設計與藝術學院13屆畢業生武婷宇以“從大學的細微末節,探究成長的蛻變”為題,講述了她在專業學習、學生工作、人際交往以及閱歷拓展方面的四個轉變:從高考數學36分到成功保研;從學生干事到校學生會主席;從只注重自我到學會關懷他人;從校園生活到體驗“社會大學”。這是蛻變的過程,更是厚積薄發的過程。
計算機學院13屆畢業生吳先斌帶來的是他的“大學尋星記”,他用幽默的語言講述了他與計算機專業如“牛郎織女星”般的“戀愛”,他如“北極星”般閃耀的科技競賽經歷以及如“流星雨”般豐富多彩的課余生活,他在如星空般浩瀚的大學中尋到了屬于自己璀璨的星。
生命學院13屆畢業生蔡冬琴的報告題目是“追求卓越 感性青春”,作為一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她用自己的努力實現了經濟獨立。在“追求卓越”的過程中,她發現了三大獲得成功的原則:有堅定的信念、采取正確的方法、有超越一般人的控制力和堅持力;在“敢性青春”的過程中,她勇敢、果敢、敢想敢做、敢愛敢恨。
機械與車輛學院13屆畢業生徐哲贏作為03510901班的代表與大家分享了一個優秀班集體“一場談了四年的戀愛”。他們互相扶持、互相鼓勵,他們熱愛生活、釋放青春,他們樂于奉獻、熱心公益;他們在這個溫暖的大家庭中相知相伴、共同成長,班級的凝聚力就是永恒的動力之源。
自動化學院13屆畢業生趙佳馨用六個字總結了她的大學生活——“越努力,越幸運”。她始終懷著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大學中的每個階段。她講述了自己通過不懈努力達成愿望的故事,“命是失敗者的借口,運是成功者的謙辭”,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她也鼓勵大家不要給自己的發展設限,勇于堅持、勤于付出。
最后作報告的是來自軟件學院的13屆畢業生何平凡,平凡的他“用雙手創造自己的精彩”。他曾經只身一人北上求學經歷了一波三折才有驚無險的到達良鄉校區,在生活中自立自強;他上大學前甚至不會用電腦,卻被調劑到軟件工程專業,憑著一股韌勁取得了專業學習和科技競賽的好成績,還成功保研。他用親身經歷說明可怕的不是遇到困難和挫折,而是失去了努力的勇氣。
報告團成員演講結束后,武婷宇代表2013屆畢業生對北理工致感謝詞,手捧鮮花向母校表達了謝意,姚利民代表學校接受了畢業生獻禮。

報告會在熱烈的氛圍中落下帷幕。
(審核:許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