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成為“北京市高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協同單位
發布日期:2016-10-26 供稿:劉左元 攝影:劉左元
編輯:楊晶 審核:李德煌 閱讀次數:10月22日,北京高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協同創新中心授牌儀式暨“四個全面”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首屆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中央編譯局、北京市委教工委、北京市委黨校、北京工業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理工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媒體記者及京津冀的140余名專家學者和協同單位師生代表參加大會。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常務副院長李林英教授、副院長劉新剛副教授、副院長張毅翔副教授等12名教師參會。
會議分為開幕儀式、專家報告、學術交流三個部分,與會專家圍繞進一步推進對“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相關問題的學習研究,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重要批示精神,切實提升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和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水平的目標發言,并為北京理工大學頒發協同單位頒牌,李林英教授代表學校接受授牌。
2015年,為了加強北京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研究宣傳,北京市委教工委、市教委共設立11個協同創新中心。本次學術研討會由北京市高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協同創新中心主辦,該中心由北京工業大學牽頭,聯合北京理工大學等學校共同組建。
北京市委教工委宣教處處長王達品指出,通過協同中心各個單位加強合作,實現理論研究的優勢互補,要在思想理論建設等方面取得實實在在成果;中共北京市委黨校常務副校長、協同創新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王民忠說:“堅持問題導向是馬克思主義的鮮明起點,創新中心的研究涉及理論、文化的問題,具有重大的意義。” 中共中央編譯局副局長季正聚作了題為報告《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科學思想體系學習體會》的研究報告,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秦宣則以《國際金融危機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題,分析了全球化背景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面臨的政治、經濟的新挑戰。
李林英教授在大會上介紹了近年來我校圍繞新媒體思想政治教育、嚴肅游戲應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教學等方面取得的成績和協同中心工作下一步研究計劃,獲得了與會專家的好評。劉新剛副教授、張毅翔副教授分別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學理基礎闡釋”、“思想政治理論課虛擬仿真實踐教學內涵及其建設”為題作了學術交流。下一步,北京理工大學將進一步突出特色,按照“建設一流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高地、決策咨詢智庫和人才培養基地”的要求認真開展協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