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向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捐贈圖書
發布日期:2016-04-13 供稿:尹晅 編輯:出版社 韓菲 閱讀次數:

4月8日上午,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向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捐贈了“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重點出版物”《憲兵父親的遺言——父女兩代人的心路歷程》圖書100冊。儀式由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王偉民副館長主持,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社長林杰,副社長樊紅亮,學術出版中心主任、本書責任編輯王佳蕾,編輯尹晅、張海麗,以及紀念館全體工作人員參加了此次圖書捐贈儀式。

儀式上,林杰代表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向紀念館捐贈了《憲兵父親的遺言》一書。陳俊峰副館長代表紀念館致謝并頒發了捐贈證書。候曙光副館長代表紀念館向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贈送了南京大屠殺史相關書籍及紀念品。

《憲兵父親的遺言》中文版入選了2015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百種重點選題主題出版項目。去年正值“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理工社圍繞“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視和平、警示未來”為主題策劃出版了本書。本書由我校外語學院日語系主任周晨亮副教授擔任翻譯,由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東北亞研究所所長笪志剛教授進行審定。
本書作者倉橋綾子女士的父親大澤雄吉,是一位參與過侵華戰爭的日本憲兵,在病重之時,拿出一張紙條,要求將紙條上寫的自己對中國人民的愧疚與懺悔刻在自己的墓碑上。為此,作者背負著沉重的心理壓力,走上了漫長的追溯真相的道路。倉橋女士多次來到中國,探究父親在戰爭中所犯下的罪行,替父親的行為向中國人民道歉謝罪。最終,作者沖破家庭、生活、社會的種種阻力,實現了父親的遺愿,為父親立起了“謝罪碑”。作者倉橋女士曾委托東史郎先生將其父親“謝罪碑”的相片轉交給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并參加第15次“悼念南京大屠殺遇難者植樹訪華團”來到南京植樹,為侵略戰爭贖罪,為中日友好祈福。紀念館王偉民副館長在現場展示了當時留存的相關資料。
本書作者倉橋綾子女士的父親大澤雄吉,是一位參與過侵華戰爭的日本憲兵,在病重之時,拿出一張紙條,要求將紙條上寫的自己對中國人民的愧疚與懺悔刻在自己的墓碑上。為此,作者背負著沉重的心理壓力,走上了漫長的追溯真相的道路。倉橋女士多次來到中國,探究父親在戰爭中所犯下的罪行,替父親的行為向中國人民道歉謝罪。最終,作者沖破家庭、生活、社會的種種阻力,實現了父親的遺愿,為父親立起了“謝罪碑”。作者倉橋女士曾委托東史郎先生將其父親“謝罪碑”的相片轉交給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并參加第15次“悼念南京大屠殺遇難者植樹訪華團”來到南京植樹,為侵略戰爭贖罪,為中日友好祈福。紀念館王偉民副館長在現場展示了當時留存的相關資料。

據本書責任編輯王佳蕾介紹:“在引進版權之際,正值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不顧國際社會和日本國民的強烈反對,強行通過了所謂的‘安全保障法案’,包括作者在內的眾多日本民眾紛紛舉行了抗議游行和集會。日本右翼勢力的擴張發展,給本書的版權引進也造成了一定困難,作者倉橋綾子女士冒著可能會受到日本右翼勢力攻擊的風險將本書授權出版中文版。”
對于該書中文版的出版,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社長林杰表示:“本書的社會影響遠遠大于其經濟效益,它對于保存中日兩國民間友好的種子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對維護‘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中日友好永不再戰’的持久和平也具有凝聚正能量的作用。”
紀念館王偉民副館長表示,本次捐贈的圖書將存放于即將對公眾開放的紫金草圖書館,供參觀者借閱。希望通過向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捐贈圖書,使更多的人看到這本書,并為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擴大主題出版物的社會影響,引導大眾閱讀抗戰歷史做出貢獻。
近年來,理工社一直在提升主題出版價值的道路上,不斷探索,以“科技傳播文化傳承”為歷史使命,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把出版優秀作品作為出版社工作的中心環節,在培育精品力作上下大力氣,始終把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向讀者傳播正能量作為出版社的首要任務,先后出版了大批精品圖書,取得了豐碩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