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集團來北理工技術交流
發布日期:2015-04-13 供稿:機械與車輛學院 攝影:新聞中心 斯君
編輯:新聞中心 徐思軍 閱讀次數:
4月7日上午,上汽集團總工程師程驚雷一行來北理工開展前瞻技術協同創新交流,北京理工大學副校長項昌樂、科學技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兼國防科研部部長王魯等校、院領導和老師會見了來賓,雙方就校企協同創新的合作模式和具體技術進行了深入的溝通。科研院科技合作部部長王偉主持了會議。
上汽集團來訪的還有:前瞻技術研究部總監黃文華、技術管理部總監張程、戰略研究和知識信息中心總監戴娟、股權投資公司副總經理唐曉峰,總裁辦公室的沈帆,前瞻技術研究部:任紀良、劉奮、陳雪松和技術管理部的李建崗、孫代豫。北理工地面無人系統研究院副院長劉旭東、機械與車輛學院黨委書記閻艷,副院長胡紀濱,教授代表張付軍、顧亮、林程、龔建偉、董明明參與了協同創新交流活動。

會議首先由項昌樂副校長致歡迎詞,項校長首先表示了對上汽集團程驚雷總工程師一行的來訪表示熱烈的歡迎,并指出,上汽集團作為國內最大的汽車上市公司,是學生就業向往的知名企業;希望通過科學研究與企業緊密結合,加強校企的產學研合作。高校在人才培養體系上要滿足企業需求,企業的技術創新,為學生提供了創業平臺。


程驚雷總工程師介紹了上汽集團發展概況和未來發展戰略。他表示:面對未來汽車市場全球化的發展態勢,新型技術呈爆發式涌現出來,希望通過與高校的產學研合作,將科技轉換為生產力;上汽不但要在規模上有發展,更要在創新領域實現質變。
上汽集團前瞻部部長任紀良,介紹了前瞻技術研究部的業務概況和主要職能。前瞻部要為上汽的創新發展創造條件,使上汽集團由技術追隨者變成企業的引領者。股權投資公司副總經理唐曉峰,就解決大學生就業面臨的困境,推動大學生創業項目向高新技術領域發展,降低大學生創業失敗風險等方面,提出了校企合作的新模式。
機械與車輛學院副院長胡紀濱,介紹了學校自延安自然科學院至今的發展歷程,學校的重點優勢學科和“強地、揚信、拓天”的發展戰略。胡院長列舉了我校近年來在國慶閱兵、奧運智能編排、煙火技術、電動大客車、神八、嫦娥二號等工作中提供的關鍵技術,介紹了機械與車輛學院的專業分布、學科建設成果;就新能源車輛、無人車、半主動懸掛、發動機、制造等方面詳細介紹了機械與車輛學院的科研情況。科學技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魯介紹了我校在信息電子、光電、自動化、計算機、軟件等跨學院的交叉學科優勢,以及近年來瞄準科技前沿領域取得的顯著成果。
交流活動之后,程驚雷總工程師一行參觀了學校位于西山實驗區的北京市電動汽車運行監控與服務中心、電動車輛大數據中心、減振降噪試驗室、燃燒光學測試中心、車輛道路模擬實驗室等。參觀中,嘉賓們贊揚了我校在實驗室建設、管理和運行方面的工作成績。
參觀結束后,熱能與動力系張付軍教授介紹了在新型動力系統開展的研究;電動車輛國家工程實驗室林程教授介紹了新型分布式電驅動系統及控制技術;振動與噪聲控制研究所顧亮教授作了車輛懸架創新技術報告;智能車輛研究所龔建偉副教授介紹了自1997年以來,無人車方向取得的突破和成績;特種車輛研究所胡紀濱教授介紹了該所在車輛傳動系統構型綜合研究的概況。

雙方就科技前沿在生產實踐和科研攻關等方面進行了互動。黃文華總監與地面無人系統研究院副院長劉旭東,在智能駕駛合作的基礎上,就科技平臺、跨學科等方向的合作進行了深入交流,雙方表示很有收獲。
程驚雷總工程師充分肯定了我校在車輛等前沿領域方向取得的成效。他表示我校的部分研究方向,與上汽集團的戰略發展不謀而合,他希望以這次交流為新起點,在新能源、新材料、新型動力系統等方向,作為下一步合作的切入點,開展深入合作。
通過此次協同創新交流活動,上汽集團與北京理工大學達成廣泛共識,在新材料、新興動力系統等方面全方位推動校企合作,并攜手取得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