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兩位教授榮獲第六屆“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
發布日期:2014-12-25 供稿:科學技術研究院 人事處 編輯:科學技術研究院 謝非 閱讀次數:
12月15日上午,中國科協會員日暨表彰大會在人民大會堂小禮堂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韓啟德,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協原常務副主席、中國科技館發展基金會名譽理事長鄧楠同志,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領導,在京的中國科協副主席、常委、榮委,中國科協黨組、書記處領導,以及解放軍總政干部部有關負責同志出席了會議。
今年共授予963名科技工作者“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由我??茀f推薦的吳嗣亮教授和由北京市房山科協推薦的張景瑞教授榮獲“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
“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是中國科協于1997年面向全國廣大科技工作者設立的獎項。從2010年起,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改為每兩年評選一次,每次表彰人數不超過1000名。“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對被授予者只授一次,為終身榮譽,其評選范圍是在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工程技術以及相關科學領域從事科研與開發、普及與推廣、科技人才培養或促進科技與經濟結合,并在一線工作的我國科技工作者。獲得“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的科技工作者,是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優秀代表,他們立足本職,敬業奉獻,拼搏進取,爭先創優,潛心鉆研,勇攀高峰,自覺把個人的事業追求和人生價值同國家富強、社會進步、人民幸福緊密聯合起來,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投身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偉大實踐,為我國科技事業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十佳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獲得者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吳嗣亮,男,1964年8月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所在學科為信息與通信工程,主要研究雷達、航天測控與衛星導航定位等無線電動態定位測量技術。將廣角凝視探測雷達技術推廣到航天器自主威脅感知,研制出我國第一部星載告警雷達。研制的交會對接微波雷達信號處理機與應答機信號處理機,已用于我國神舟八號到神州十號載人飛船與天宮一號飛行器的歷次交會對接任務。研究成果獲2013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目前,擔任北京理工大學雷達技術研究所副所長、“信號與信息處理”國家重點學科責任教授。2014年獲得“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張景瑞,女,1974年2月出生,民盟,博士研究生,北京理工大學宇航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航天器動力學與控制。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1項,緊密圍繞我國重大任務需求與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八院等科研院所合作,針對具有快速機動和高精度高穩定度要求的航天器,開展分析理論與方法、分析模型、仿真驗證和軟件開發等方面的研究,研究成果有力地支撐了相關背景型號的論證工作。發表SCI期刊文章24篇,受理發明專利10項。組建了“分布式航天器系統技術研究所”,并負責建設北京市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空間技術與社會發展”。獲第十五屆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獎、北京科技新星、北京市優秀人才培養資助計劃等獎勵,現為北京市海淀區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