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協第287次青年科學家論壇在北京理工大學順利召開
發布日期:2014-12-24 供稿:爆炸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攝影:郭強
編輯:新聞中心 郭強 閱讀次數:2014年12月20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辦,北京理工大學承辦的第287次青年科學家論壇在我校隆重召開,論壇主題為“工業重大爆炸災害致因機理與防控前沿技術研究”。北京理工大學校長胡海巖院士,全國人大常委、中國科協副主席馮長根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學會學術部史彬處長,科學技術研究院基礎科研部馬少鵬部長,機電學院院長焦清介教授,爆炸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張慶明教授,機電學院副院長韓峰教授出席了本次論壇。論壇的執行主席由北京理工大學王成教授、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聶百勝教授、南京工業大學王志榮教授和廈門大學王東東教授共同擔任。大會開幕式由北京理工大學爆炸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王成教授主持。
校長胡海巖院士代表學校致歡迎辭,對前來參加論壇的各位青年學者表示熱烈的歡迎,寄望青年學者繼承和發揚錢學森先生的“工程科學”思想,以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鄭哲敏先生為榜樣,善于從復雜的工程問題中提煉出核心科學問題,為我國工業爆炸安全做出貢獻。
全國人大常委、中國科協副主席馮長根教授在致辭中回顧了青年科學家論壇創辦以來在促進科技進步、學科發展和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長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希望青年學者能夠通過這個平臺進行交流溝通,產生新的學術思想。在專題報告中,馮教授結合自己的博士論文,就“學術鏈”在科學研究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尋找“學術鏈”等問題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參加本次論壇有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信息研究院、總后勤部油料研究所、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中國石化工程建設公司、中國石油規劃總院、北京市安全生產科學技術研究院等50多個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的120余位優秀青年學者,其中33位學者做了交流報告。大家圍繞爆炸事故誘發原因及機理、爆炸致災的理論與模擬、爆炸前兆信息監測與預警理論、抑爆隔爆機理與控制技術和爆炸事故調查與重現技術等科學問題及關鍵技術開展了深入的學術研討與互動。各位學者在寬松、自由的環境下,共享新思想,激發新思維,提煉新觀點,在我國工業爆炸安全領域所面臨的機遇、挑戰及未來的發展方向,加強相關學科的交叉與合作,促進學術界和產業界的溝通和聯系等方面形成了廣泛共識,為我國工業重大爆炸事故災害防控理論和技術體系建設,以及相關政策和法規的制定提出了新建議。
本次論壇得到了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學院、爆炸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安全與防護協同創新中心、科學技術研究院的大力支持。會議達到了預期目的,取得了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