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機電學院暑期社會實踐總結交流會召開
發布日期:2014-10-06 供稿:機電學院 廖峭 攝影:機電學院新聞中心
編輯:機電學院 機電分團委 閱讀次數:

公益服務類實踐團風采

泥濘的上學路 熱情的家訪 孩子們天真的笑臉
學院“志愿公益”類支教團共發出6支支教團和公益服務團,奔赴全國各地,到青海湟中縣、貴州畢節、四川達州、湖南益陽等教育、生活條件較落后的地方,不畏艱辛,用自己的能量,溫暖農村孩子們的心。支教團隊們為孩子們精心設計了“傳統文化教育”、“軍工講堂”、“科普宣講”等內容豐富的課程,帶領孩子們在“愛國主義教育”、“素質拓展”等多種活動中獲益頗豐。機電學院黨委書記栗蘋教授親赴青海湟中縣加汝兒小學,與同學們共同舉行開營儀式,并捐贈了大量的圖書和學習用具。同時大福鎮支教團的指導老師黃廣炎老師為大福鎮中學捐贈了2000元現金及價值約3000元的書籍和學習用品。團員們還抽出時間對每個學生進行家訪,向一些想讓孩子們早點成為家里勞動力的家長們講述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傳達國家為優秀同學提供貸款和獎學金的事實;向中小學同學們進行了北理工的歷史、文化等招生宣傳活動,鼓勵他們繼續努力,將來能進入北理工學習深造。

“深度觀察”和“社會調研”實踐團同學們趕赴青海、南京等各地,觀察社會民情,了解生產和發展中的問題,調研熱門話題,用詳盡的數據解釋具體現象。機電學院團委書記章濤老師,帶領同學赴南京市江寧區團隊做了關于新農村建設的調研,走訪了當地的居民,參觀了臺灣農民創意產業園和七仙農業大觀園項目,了解新農村建設發展的方向和目標,并當地的傳統工藝與非物質文化進行了調研。同時,他們也總結出了當地農村建設的不足,并提出了自己的見解。通過這次交流總結會,團員們希望呼吁更多當代大學生關注并投入到新農村建設當中。另外還有其他優秀實踐團針對“京津冀一體化發展中產業的轉移”、“ 察爾汗鹽湖工業園區發展”等等地區和社會問題的調研。



會后,機電學院副書記、副院長楊瑞偉老師對今年社會實踐工作進行了總結,并就同學的交流發言做出點評,他鼓勵大家走出校園,深入社會,積極實踐,做好宣傳,讓更多的同學邁入社會實踐的浪潮中去! 最后,與會老師為獲獎團隊頒發獎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