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學2014年數字迎新工作全面啟動
發布日期:2014-08-20 供稿:數字迎新辦公室 編輯:新聞中心 王征 閱讀次數:


2014年8月20日,伴隨著北京理工大學迎新網“網上預報到”系統的正式啟用,學校歷史上首次數字化迎新工作全面啟動。屆時,來自全國各地的3600余名新生,將通過該系統提交各類信息,實現網上報到。
2013年,學校大力推進信息化建設,黨委書記郭大成、校長胡海巖高度重視,學校辦公室牽頭負責,會同黨委宣傳部、發展規劃處、網絡服務中心、機關黨委等多部門,制定了《北京理工大學數字校園信息平臺建設規劃》,計劃用3到5年使學校信息化水平上一個新臺階。在各部門的通力協作下,2013年順利完成了年度建設內容。2014年,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學校辦公室將“數字迎新”系統列為年度重點工作信息化建設內容。學校確定了以本科迎新工作作為突破口,實現迎新工作的信息化,該系統將有效提升迎新工作效率,為新生入學提供人性化、個性化服務。
自去年下半年起,學校辦公室與宣傳部、網絡中心便著手開展“數字迎新”系統建設的可行性調研工作。通過赴多個兄弟高校的調研,最終確定了由我校自主研發的建設思路。2014年上半年,在學校信息化建設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學校辦公室、宣傳部、網絡中心等多個部門組織專門力量開始建設“數字迎新”系統,結合調研成果,兼收并蓄、取長補短,逐步搭建起系統的主要內容和功能,并通過在各部門和師生中間廣泛調研,征集意見,最終完善形成了我校“數字迎新”系統。
“數字迎新”系統主要包括“了解北理工”和“網上預報到”兩個板塊,其中由宣傳部負責開發的迎新網(主頁:http://i.bit.edu.cn)于6月底正式開通上線,新生、家長和社會各界都可通過迎新網了解學校基本情況、新生生活指南和學習指導,以及獲取學校發布的報到事項等信息。

“網上預報到”板塊則以利用信息化技術平臺、實現新生入學報到的“雙向”數字化、人性化服務為建設目的,實現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雙向”即,一為校內各迎新相關部門提供數字化、網絡化工作平臺,在學生入學前最大限度的完成信息采集、處理和發布,大幅度提升工作效率;二為面向新生有效傳遞入學報到信息,最大限度幫助新生順利報到,做好開學準備。
每年的新生入學報到不僅是全校性的“大工作”,更直接關乎著學校的社會形象。往年從錄取開始,招生辦公室、財務處、教務處,后勤集團、保衛處、圖書館和學生處等多部門協同合作,分頭落實好學費扣繳、學號班號編制、宿舍方案制定、戶籍等工作;學院在得到原始招生信息后,將進行分班、分學號和宿舍分配,同時做好迎新工作準備。由此可見,信息在不同的單位之間切割、整合和傳遞,既降低了工作效率,又增加了信息錯誤的風險。
因此,運用數字化、網絡化的信息手段優化工作流程,成為我校數字迎新工作的核心。通過認真梳理工作關系,最終確定了通過建設“網上預報到”數字化平臺來實現信息從“接力”到“共享”的“華麗轉身”。
由網絡中心負責建設的“網上預報到”系統,秉承以學生信息收集為核心,信息化流程用于輔助管理,各個涉及迎新工作單位數據共享的基本理念,依托網絡,實現新生信息采集過程前移,將繁瑣的事務性工作交由系統來完成,職能部門審核把關,各學院聯動,確保迎新工作成效產生質的飛躍。經過實際運行,該系統已經顯示出極高的工作效能。

8月15日下午2:30,招生辦公室經過初步整理,提交了全體2014級錄取學生信息。網絡中心根據系統預設,形成學生基本信息數據庫,隨即根據學校辦公室經過調研設計的自動分班算法,開創性地實現全體新生的自動預分班。當晚9點,班級預分結果就呈現在網上預報到系統之中。正值暑假的全體新生輔導員,不論身處何處,都準時登錄系統,便捷地查詢新生各類信息,對預分班情況進行調整,經學院副書記審核后,在網上確認提交;同時相關職能部門工作人員也能登錄系統,隨時關注班級審核情況。為了加強溝通,學校辦公室還建設了工作微信群,方便初次使用系統的輔導員們隨時咨詢和反饋。
短短的周末兩天,全校3600余名新生就擁有了屬于自己的集體——130個新生班級順利誕生,隨后其他涉及迎新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登錄系統,對信息進行審核確認,并與本單位工作進行數據對接。以往需要半個多月的工作,依托數字迎新系統,僅用五天便完成,實現了工作效率的飛躍提升,順利保障了下一階段新生數據預采集工作的順利開展。
8月20日起,全國各地的新生們紛紛登錄網上預報到系統,提交本人入學相關信息。至此,數字迎新工作進入了新生信息預采集階段。在新生的錄取通知書上,明確提出了網上預報到的要求,新生在規定時間內,通過登錄預報到系統,填寫個人基本信息、家庭信息、興趣愛好等各類信息以及提交證件照片,同時還能看到自己的班級和同學,與輔導員取得提前溝通,通過輔導員建立的QQ群,入學前便開始了“班級生活”,以此真正做到入校前的有效溝通和延伸管理。對于新生需要填寫的信息項,學校各相關部門也反復推敲研討,不僅涵蓋了新生入校后需要統計的各類基本信息,如學籍、一卡通、戶籍、資助等,還為入學即將開展的軍訓工作提供服裝尺碼等,最大限度地為各單位提供充足的信息支持。而在往年的迎新工作中,針對新生的信息采集不僅占用了大量工作時間和精力,往往還易出現漏采或重復采集等問題。
隨著“數字迎新”系統各階段的順利實施,學校的迎新工作勢將改頭換面,學校的整體形象將會有所提升。9月3日,迎新日現場,一眼望不到邊的隊伍將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可能是”老朋友“的初次見面,他們的歡聲笑語將回蕩整個校園。也許,多年后的迎新工作,將于日常工作無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