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筑夢鄉村——北理工機械學院實踐團紀實
發布日期:2014-08-10 供稿:機械學院 郝佳馨 編輯:機車學院 曹冬旭 閱讀次數:
2014年7月13日,機械與車輛學院 “中國夢·筑夢鄉村暑期社會實踐團”分別抵達安徽阜陽、江蘇徐州兩地開展調研活動。實踐團由來自不同學院的10名本科生組成,本次調研的目的在于深入調查當下農村在勞動力大量外流的條件下導致的空巢老人等問題,并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為構建和諧美麗鄉村貢獻綿薄之力。
本次社會實踐共分為前期材料準備,實地調研,整理匯總三個階段共計15天時間。夏季的高溫、調研地點的遙遠、調研內容的復雜等均要求我們實踐團提前做好各種預案。在實踐團發團之前,全組成員討論后就暑期實踐的人員分工、實踐方法、實踐時間、安全保障等問題做出了最終安排,以確保本次實踐活動高效展開。實踐團于7月4日下午四點舉行了前期準備會議,會上實踐團成員統一了思想,并通過對調研對象的分析制作了調查問卷。
正所謂“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校園里, 努力學習理論知識,增強專業素質;調研中,不畏高溫酷暑,腳踏實地調研民生問題。肩負著當代大學生的責任,在實地調研期間,實踐團成員通過調查問卷以及實地訪談等形式,對空巢老人問題進行了深入了解,同時了解了不同群體對于空巢老人問題的看法。7月14日至7月17日期間,實踐團通過下鄉走訪老人,以及對返鄉民工進行問卷調查,初步掌握了勞動力外流情況,以及現階段空巢老人的生活狀態。7月18日至20日期間,部分實踐團成員走訪了譚棚鎮鎮政府以及姚集鎮石碑村村委會等政府單位,了解了政府現階段對空巢老人的支持政策,以及具體措施。
機械與車輛學院“中國夢·筑夢鄉村”暑期社會實踐團的調研活動已接近尾聲。在接下來的整理匯總階段,我們將繼續按照“走出校園、深入基層、服務社會”的要求,認真做好數據的歸納與整理工作,形成高質量的調研報告,真正達到“深入接觸基層民眾,體會國情民情”的社會實踐目的,在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中國夢的過程中發揮我們青年大學生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