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承辦中國宇航學會深空探測技術專業(yè)委員會第十屆學術年會
發(fā)布日期:2013-09-25 閱讀次數:
供稿、攝影:宇航學院 深空探測技術研究所 編輯:鐘艷玲
日前,由中國宇航學會深空探測技術專業(yè)委員會、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深空973)項目辦公室和飛行器動力學與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聯(lián)合主辦,北京理工大學、太原理工大學聯(lián)合承辦的中國宇航學會深空探測技術專業(yè)委員會第十屆學術年會在太原召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yè)局、中國宇航學會、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等對年會的召開給予了大力支持。國家國防科技工業(yè)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總師、專業(yè)委員會主任委員吳偉仁出席會議并做重要講話,國防科工局系統(tǒng)工程一司、山西省教育廳、太原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科技委、太原理工大學、中北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單位領導出席會議并致詞。
會議由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北京理工大學宇航學院崔平遠教授主持。太原理工大學呂明校長代表承辦單位致歡迎辭,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科技委副主任于登云總師宣讀了中國宇航學會給第十屆學術年會的賀信,中北大學熊繼軍副校長、山西省教育廳張文棟廳長、吳偉仁總師分別致賀詞。
會議特邀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科技委副主任于登云總師、上海八院侯建文總師、五院502所王大軼副所長、北京指揮控制中心周建亮總師等10位深空探測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分別就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實施方案設想、目標通用深空探測平臺技術研究及展望、基于光學成像測量的深空探測自主導航及地面驗證技術、嫦娥二號衛(wèi)星飛行控制歷程等作了精彩的大會報告。
與會代表們針對目前深空探測領域總體、導航與控制、測控通信、有效載荷等技術進行了熱烈的分組討論與交流,共享各自的研究成果,展望未來我國深空探測研究的發(fā)展方向與前景。
本屆學術年會參會單位40余家、參會人數近150人。會議共收到論文百余篇,經評審收錄論文集96篇,會議交流60余篇。大會評出了10篇優(yōu)秀論文,并頒發(fā)了榮譽證書。
每年一屆的中國宇航學會深空探測技術專業(yè)委員會學術年會已有10年歷史,在深空探測領域具有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受到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普遍關注。
(審核:榮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