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馬研部教師參加教育部思政課2013年修訂版教材示范培訓
發布日期:2013-09-04 閱讀次數:
供稿:趙亮 季雨 楊才林 編輯:于滿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2013年上半年中宣部、教育部組織專家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2010年版本科生教材進行了全面修訂。本次修訂廣泛征求了2010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使用以來高校教師和學生的意見與建議,對教材的章節結構、主要內容、思想觀點、文字表述進行了認真修改,以更好地體現中央精神、適合教學需要。
為幫助廣大教師更好地把握2013年修訂版教材和教學大綱,盡快掌握修訂的原則、思路和重點難點,切實保證本課程秋季開課質量,教育部于近期在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展開了新一輪培訓。8月28-31日,來自全國的324名骨干教師參加了“示范培訓班”。開班式上教育部副部長李衛紅作了重要講話,培訓的主講人分別是南開大學逄錦聚教授、清華大學吳潛濤教授、北京大學仝華教授,三位“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專家分別就《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中國近現代史綱要》三本教材的修訂概況和教學建議做了精彩講授。我校馬研部教師趙亮、季雨、楊才林參加了這次培訓。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修訂內容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進行了嘗試性的概括;二是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從基本原理的高度充分體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進展。該方面包含六個要點:科學發展觀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和馬克思主義的與時俱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豐富與對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的發展;改革開放與發展是硬道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人民主體地位和社會建設;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本課程始終強調的教學重點是: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引導學生從整體上學習理解馬克思主義;把握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從當前的教學實際出發,突出的教學重點:一是突出黨的十八大精神,從基本原理的高度充分講授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進展;二是突出歷史唯物主義和群眾觀點;三是突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修訂涉及教材的章節結構、內容安排、理論觀點等,主要調整了教材的框架結構,突出了法律部分的思想性,突出了道德和法律的有機融合,對教材的內容壓縮了4萬多字。通過本次修訂,使教材的內部具有更為明晰、嚴密的結構,并實現了教材的“瘦身”。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的修訂主要體現在四方面:一是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結合中國近現代歷史實際,著重闡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創和發展是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必由之路。二是將胡錦濤同志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和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精神體現到教材中。三是根據中宣部理論局的要求,參照廣州會議一線師生的意見,對教材的有關內容進行修訂。四是更新數據,歷史延伸敘述至2012年12月,適當刪減了大事記和閱讀文獻。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的修訂版將于2014年春季使用,培訓工作后續展開。
(審核:李林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