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勵志起航實踐團赴西安開展就業滿意度調研
發布日期:2013-08-12 閱讀次數:
供稿:學生處勵志起航實踐團 攝影:羅祥春 編輯:孫文龍
2013年7月,北京理工大學勵志起航實踐團一行10人赴西安開展了以“大學生西部就業滿意度”為調研主題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7月7日,勵志起航實踐團抵達西安并赴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對該校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倪杰老師進行了訪談。訪談過程中,倪杰老師向實踐團詳細介紹了該校的就業指導工作的開展狀況、該校畢業生基本去向以及就業區域分布等情況。倪杰老師認為,在校大學生應該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具備三種品質,即過硬的專業知識、相關的資格證書、清晰的職業規劃,這樣才能在找工作過程中有正確的擇業觀,找到一份滿意度高的工作。
7月8日,勵志起航實踐團來到陜西法士特汽車傳動有限責任公司,與該公司人力資源部陳文偉主任、設計研究所劉義所長、試驗中心程書輝所長、研究院聶幸福主任、辦公室趙志強處長就公司招收大學生等問題進行座談交流。企業領導介紹了法士特近幾年的人力資源政策以及企業發展戰略計劃。法士特現階段的戰略計劃是實現由傳統制造業企業到技術創新型企業的轉型,因此,人力資源政策將向研究型人才傾斜。法士特公司關注高校人才培養,注重與高校之間合作和交流,在全國九所高等院校設置了法士特獎學金。為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法士特,企業采取了全國巡回招聘的招聘方式。除此以外,公司的管理崗位均由技術人才轉型而來,座談中,公司以人才為重的理念,給實踐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天下午,社會實踐團的成員們開始對法士特公司員工以及周邊的比亞迪等高新技術企業員工進行了問卷調查。
7月10日,勵志起航實踐團來到了本次在西安調研的最后一站——西安人才服務市場。當天人才市場正在舉行由西安市人才市場、西安市人才網、西安畢業生就業市場聯合主辦的2013年西安市高校畢業生專場招聘會,據工作人員介紹,本次招聘會的櫥窗信息日均發布400余家最新單位招聘信息,提供了2000余個崗位,具有臨街公示、海量信息、瀏覽直接、效果顯著的特點。在采訪中,西安人才服務中心新聞辦的工作人員接待了實踐團成員,并為實踐團成員提供了近兩年來西安地區人才招聘的部分新聞資訊、數據材料和研究報告,為實踐團進一步調查研究提供了真實可靠的資料支持。
在招聘會現場隨機發放問卷的過程中,實踐團成員耐心地向被調查者介紹本次社會實踐調研的目的,同時也引發了現場參與者討論,大家對“大學生西部就業滿意度”的看法各有千秋,我們調研活動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和支持,參與者不僅認真填寫了調查問卷,還對我們的問卷設計等工作提出了寶貴的意見。當天,實踐團共發放了201份問卷,其中有效問卷184份。就像陶行知所說的,“社會即學校,生活即教育”,本次活動雖辛苦,但這次鍛煉的機會難得。
西安歸來,實踐團成員馬不停蹄的開始了數據整理和研究分析工作。西安之行讓同學們對西部地區畢業生就業情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實地收集的資料和訪談的記錄為實踐團的進一步研究提供了寶貴的數據支持和個案指導,同時,所見所聞也引發了實踐團更多的思考。
西部地區是我國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時所劃定的地域范圍,受自然環境、歷史文化、地方特色與傳統觀念等因素的影響,較東部沿海地區發展相對落后,突出表現在科技、教育、經濟等方面,而人才嚴重缺失是阻礙當地發展的重要因素。本次勵志起航實踐團遠赴西部地區,將西安這座西部發展中極具代表性和重要性的古城作為調研地點,深入高校、走訪企業、采訪機關、走上街頭、對大學生西部就業的政策環境、工作待遇、人才需求、從業困境等問題進行調研,同時對在校大學生和已工作一到五年的畢業生在西部地區擇業就業的難易程度、滿意程度等問題進行了問卷調查和采訪座談。希望通過此次調研,能找出影響大學生西部就業的因素,以便為更多的高校畢業生提供擇業參考意見,為立志投身西部建設的畢業生提供更真實的情況反饋。
在座談和問卷中,在校大學生群體的心理期待過高、自身認知度低、職業培訓欠缺等表現造成了他們在擇業就業中“高不成、低不就”。實踐團認為,在校大學生應當樹立正確的擇業觀,以實現個人價值的職業為目標,正確認識自身水平,提升獨立自主的意志品質,才能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中脫穎而出。實踐團的成員在此行中鍛煉了個人能力,加強了團隊協作,激發了思考動力,收獲了豐富的調研成果。社會實踐是一個“鍛煉能力、磨練意志、提升素質”的平臺,相信這一份經歷必將是實踐團成員今后校園生活中的寶貴財富。
(審核:許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