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黨建工作室”渾善達克沙漠綠化之行紀實
發布日期:2013-06-20 閱讀次數:
供稿:榮磊 攝影:榮磊 編輯:新聞中心 斯君
“總想住住你的氈房,總想舉舉你的酒樽……我和草原有個約定,相約在祭拜心中的神……如今依偎在草原的懷抱,就讓這約定凝成永恒。”伴隨著草原歌曲,2013年5月14日,由來自北京理工大學14名志愿者和北京師范大學23名志愿者共同組成的志愿小隊登上大巴車,將要前往位于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渾善達克沙地(正藍旗寶紹代蘇木奎蘇河嘎查的綠化基地)一起進行55個小時的環保之旅。伴隨著活動的同時還有志愿者的聯誼和分享,在短暫的時間里大家都倍感珍惜,我們在這里留下了志愿服務光榮的汗水和愛家、愛國情懷的熱淚。
渾善達克沙地是我國十大沙地之一,也是北京沙塵暴的來源地。渾善達克在蒙古語中意為黃色的馬駒,傳說成吉思汗在西征時騎著最心愛的馬駒經過此地,顧得此名。當時,這里還是草肥水美風吹草低見牛羊的遼闊草場,曾是盛極一時的元帝國商都的后花園和生態屏障。有史書記載,這里曾是“水繞云回萬里川,鳥飛不下草連天”。而如今,它已經離我們很遠;特別是近幾十年,渾善達克沙地荒漠化進程迅速加快,沙化正一步一步逼近這里。據說凡是有芨芨草連片生長的地方,就是沙化的開始。渾善達克就像一個營養不良的人失去了正常免疫力,它薄薄的草皮下已是漫漫黃沙。2000年以來,國家啟動京津風沙園治理工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通過豐裕草場,建立人工飼料基地和植樹造林等來緩解渾善達克沙化的進程。眾多的社會力量也源源不斷的參與進來。
從聽到一句“關艙門,起飛”那一刻起,這次志愿活動便給人煥然一新的感覺。帶隊的耿濤老師更喜歡將大巴稱呼為飛機,駕駛員稱呼為機長。志愿者們也就順理成章的成為此次綠化之行的隨行乘客。
渾善達克沙地植樹活動是由愛心企業家“晨拓”公司董事長北航名譽教授廖理純先生發起,這支39人的隊伍是第58批志愿小隊。
此次活動,我們理工大學志愿者一直延續著“北理同心”創先爭優黨建工作室“同種一棵樹,有愛共分享”系列植樹活動的理念, 14名志愿者分別為:黨建工作室思想疏導師方嘉洲教授、保衛處處長助理榮磊、學校研究生會4名學生干部、華信中安7名保安員、還有校醫院劉文華醫生。
第58批志愿者將在為期兩天的時間里完成2500棵樟子松樹苗移植工作,以及740棵榆樹苗的種植工作。在進行了分組和簡單的動員培訓后大家開始在風沙中投入戰斗!
方嘉洲老師在此次植樹活動中雖然擔任總顧問的職務,但是年紀已過80高齡的他仍然要求“戰斗”在最前線,對待工作的認真細致,吃苦耐勞的精神一直感染著我們全體志愿者,帶領著全隊上下齊心協力,超額完成任務。我校研究生會的學生干部也一馬當先,向老同志學習身上的高尚品德、學習踏實嚴謹的做事態度、學習持之以恒的意志品格,與北師大的學生志愿者們并肩作戰,將全身力氣和汗水揮灑在這篇荒漠上,方老師也稱贊我們的學生干部很懂禮貌,傳承了北理工踏實肯干、任勞任怨的延安精神。同時,我們的保安員小伙子們尊敬愛護老同志,同樣更是發揮自身優勢,通過在部隊鍛煉出的強韌體魄,高標準嚴要求的完成每一項植樹任務,并有幸成為了截止目前所有58批次志愿小隊中的樣板。我們的隨隊劉文華醫生不但專心照顧老同志的身體,也積極的參與“戰斗”,為此次的植樹活動辛勤付出了自己最大的力量。在植樹過程中,沒有人喊過苦,叫過累;“我們只想大喊一聲,我愛勞動。我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勞動的快樂,一聲不吭但是特別帶勁的勞動者是幸福的,勞動在我們眼中不僅僅是勞動,而是一種真切的希望。大家只有一個信念,用我們的勞動和汗水為我們家園的天空增一份藍色,為祖國的大漠添一份綠色,用我們的愛匯聚成河流來澆灌一棵棵即將茁壯成長的樹苗,希望在不遠的未來,這里還將還原成是一片美麗綠洲。
經過了2天的連續“戰斗”我們開始返航,坐在大巴車上每個人都積極的分享自己的體會。耿濤老師談到:我們志愿者都有一個共同的夢想,那就是我們想把沙漠變綠洲,我們想引領更多的中國人,乃至我們高校的學子,讓他們也把這個接力棒傳承下去,這也是我們的一份心情、是時代之精神。
隨后,方嘉洲老師談到,我們通過此次植樹活動在我們的內心會植入一棵綠色長青的樹苗,將“友愛、互助、進步”的精神植入于心,然而這種精神正是我們年輕人應該繼承和弘揚的傳統文化中所蘊含的深刻寓意,它是將“真純的情感、偉大的精神、高尚的行為、神圣的使命、無私的奉獻、誠實的勞動”匯聚在一起。它是“人類共同崇尚的美德,是推動社會前進的動力,既體現在驚天動地的偉業中,又滲透到平凡實際的生活里,更凸顯在天塌地陷的災難中,一旦占有了主導地位,就會釋放出駭人心魄之光環,形成催人奮進乃至排山倒海之威力”。我們志愿者應該愛我們的祖國、愛我們的黨、愛我們的事業、愛我們周圍的每一個人,將我們的愛匯聚在一起,化作推動社會發展的力量,書寫我們的美麗人生,為建設美麗中國盡一份力,添一份光。
最后,全體志愿者回到北京合影留念,大家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希望兩所學校可以通過此次志愿者活動為平臺,經常進行互動和交流。
(審核:藺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