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展新成就——納米潤滑與納米制造”——共青講堂第98期雒建斌院士講座
發布日期:2013-01-03 閱讀次數:
供稿、攝影:校研究生會 張鈺 編輯:新聞中心 段煉
12月末,共青講堂第98期在中關村校區七號樓報告廳開講,中國科學院院士雒建斌為我校師生進行“科學發展新成就——納米潤滑與納米制造”的講座。雒建斌教授曾擔任兩屆973項目首席,是中國摩擦學領域的專家,無論是在國際還是國內的摩擦學領域都享有很高的聲譽。雖然天氣寒冷,但觀眾的熱情卻絲毫不減,七號樓報告廳座無虛席。雒建斌院士從制造業的發展歷程講起,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高深的摩擦學專業技術知識,引用大量圖片、動畫、圖表等多種展現形式,讓觀眾更直觀地理解納米潤滑與納米制造的相關知識。用大家熟悉的LED做例子,讓觀眾感受納米就在身邊。
在談到如何做學問時,院士引用自己在研究氣泡現象時領悟到的道理,說“對人要大氣,做學問要小氣。”做學問要細心、認真、不放過任何微弱的東西。此外,院士還反復強調持之以恒的重要性,“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著一字空”,擁有超人的毅力,才能在科技研究領域做出超出常人的成績。
雒院士還與觀眾分享了國內外研究現狀。他指出,當前中國的學術界要做到“應用研究與理論研究并駕齊驅”。通過中、美、日、德等國摩擦學領域的現實成果,向觀眾展示了中國在世界摩擦學界的地位,堅定了學生們的信心。
一個半小時的精彩講座之后是與觀眾互動的問答環節。大家發言非常踴躍,雒建斌院士的回答也質樸實在,如一壺好茶,平淡而意味深長。在被問到科學研究過程中遇到瓶頸的對策時,院士建議我們多思考,他說“沒有神靈丹妙藥,只能說思考到一定程度,成功的概率會大些。”
精彩的講座持續了兩個小時,現場氣氛熱烈。在全場觀眾長時間雷鳴般的掌聲中,本場講座成功落下帷幕。觀眾們意猶未盡,紛紛上臺與雒院士討論學術問題,院士一一耐心解答。
講座結束后,同學們普遍反應他們對摩擦學領域,特別是納米潤滑與納米制造領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認識,也為院士嚴謹的治學精神所折服,紛紛表示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機會與國家頂級學者接觸。這次講座幫助學生進行正確的社會觀察,激發學生成才報國的熱情和責任感,也堅定了同學們奮斗的信心,紛紛表示希望自己能夠學有所成,在高精尖領域打造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審核:方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