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學召開國家973計劃項目“激光微納制造新方法和尺度極限基礎研究”2012年度總結報告會
發布日期:2012-12-21 閱讀次數:
供稿:機車學院 王鋒 科研院 柏利 攝影:王鋒 編輯:尹力 孟楊


12月10日,北京理工大學在北京文津國際酒店組織召開了國家973計劃項目“激光微納制造新方法和尺度極限基礎研究”(以下簡稱“項目”)2012年度總結報告會。國家973計劃顧問專家中南大學鐘掘院士、華中科技大學熊有倫院士,制造與工程科學領域專家咨詢組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朱劍英教授、國防科技大學溫熙森中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雷源忠研究員、西安交通大學虞烈教授,項目專家組組長西安交通大學盧秉恒院士、北京理工大學朵英賢院士、吉林大學孫洪波教授、北京大學陳志堅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尹周平教授,科技部基礎研究管理中心副處長墨宏山,北京理工大學副校長楊樹興,科研院高新技術部部長張瑜,機車學院副院長胡紀濱等,課題負責人中南大學段吉安教授、清華大學周明教授、清華大學鐘敏霖教授、北京理工大學曲良體教授、項目首席科學家北京理工大學姜瀾教授和學術骨干等80余人參加了報告會。

報告會由項目專家組組長盧秉恒院士主持。

楊樹興副校長在致辭中向各位領導和專家長期以來對項目的關心、支持和幫助表示感謝,希望各位專家給予項目更多的幫助和指導,同時,學校也一定大力支持項目的研究工作,為項目的順利實施提供保障。科技部基礎研究管理中心副處長墨宏山希望項目參與人員緊密圍繞項目目標,提前為明年中期評估做好準備,并提出了重點考核項目的工作狀態的指導性意見。項目首席科學家姜瀾教授及各課題負責人詳細匯報了2012年度在激光微/納制造新方法及其在點火工程、大飛機發動機、柔性IC關鍵結構加工中的應用等方面所取得的研究進展和主要成果。

與會專家一致肯定了項目進展,尤其在基于電子狀態調控的激光微納制造、激光微孔加工和激光大面積石墨烯生成三個方面所取得的進展。并殷切希望這支年青的隊伍放開視野,保持在制造領域的基礎性和前沿性,機理與應用緊密結合,加快推進在國家重大需求中的應用,爭取更高層次的突破。

熊有倫院士指出,項目在制造領域基礎性和前瞻性方面的成果令人振奮,研究要更加緊密結合物理、化學、光學、材料等學科,始終讓研究工作處于國際制造科學前沿。

鐘掘院士在總結講話中指出,項目展示了制造領域的科學性,有望取得更大的突破性成果。希望項目組再做一次頂層設計,進一步凝練思路,機理研究結合應用,具體落實到國家重大研究任務,為國際制造前沿發展和解決國家重大需求做出貢獻。
項目組認真聽取專家意見,并進行了項目研討和各課題研討,進一步明確了下一年度的工作計劃和工作重點。
2011年學校制定了“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秉承“強化基礎,著力前沿、協同創新、持續發展”的科技發展指導方針,強調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國際前沿研究不斷提升科研的水平和質量,以基礎研究,前沿技術研究和高技術研究為主攻方向,積極推進協同創新。2011年由北京理工大學牽頭,聯合中南大學、清華大學、吉林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江蘇大學獲批資助的國家973計劃項目“激光微納制造新方法和尺度極限基礎研究”是學校在制造與工程科學領域高水平基礎研究方面取得的一個突破。自“項目”啟動以來,共發表SCI檢索論文53篇,其中影響因子大于9的論文12篇,包括Advanced Materials在內的三篇封面文章,北京理工大學團隊發表SCI檢索論文26篇(影響因子大于9的論文8篇)。
(審核:胡紀濱、張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