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基礎教育學院邀請原中國科技館館長王渝生教授舉辦“博雅大講堂”
發布日期:2012-12-11 閱讀次數:
供稿、攝影:基礎教育學院先鋒社 編輯:熊偉
2012年12月8日,原中國科技館館長、中國科學院教授王渝生題為“科技創新與社會進步”的主題講座在良鄉校區綜合樓報告廳舉行。北理工青年科協主席、研究生院副院長張景瑞、青年科協秘書長任杰、基礎教育學院副書記副院長叢磊出席并聆聽了講座。講座由基礎教育學院副書記副院長叢磊主持。
王渝生教授從科學的起源與發展為切入點,按照時代演進為主線,運用大量實例具體而深刻地揭示了科學與文明的關系及其對社會的影響。
在介紹科技與文明發展史中,王渝生教授著重介紹了20世紀的兩大科學理論,四大科學發現和六大技術發明。針對我國各個階段科技發展成果與近期目標進行了深入分析,并對21世紀科學發展新趨勢進行展望。“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有些科學的價值僅存在于樂趣”、“只要好玩就可以學,不要想有什么用”,王渝生教授許多獨到的見解觸發了同學們對學習生活態度的思考。
在交流互動環節中,同學們就科技創新中的創新思維等進行了提問,王渝生教授對同學們提出的疑問進行了耐心解答。
張景瑞最后講話,她對王渝生教授的到來表示誠摯的感謝,對同學們渴求知識的熱情感到欣慰,并希望同學們戒驕戒躁,踏實學習,不斷提升自我。
本期的“博雅大講堂”講座是由北京市科協、北京公益學學會、北京理工大學基礎教育學院、北京理工大學青年科學家工作坊、科研培養坊共同主辦。
附:王渝生簡介:
中國科學院理學碩士、博士、博士生導師,德國慕尼黑大學博士后。曾任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中國科技館館長、黨委書記、研究員。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科教文衛體委員會委員,北京市科協副主席、科學普及工作委員會主任,中國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副會長,中國反邪教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國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協會副理事長,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副會長。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和北京科技大學等高校兼職教授。
長期從事科學史研究和科普教育工作,發表論著30余種,學術論文80余篇,科普著作和文章百余種(篇)。所著《自然科學史導論》、《科學尋蹤》、《科技百年》、《中國科學家群體的崛起》、《中國算學史》,曾入選“中國十大科技人物候選人”。
(審核:叢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