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時報】機器人20年內走進中國家庭
發布日期:2006-10-25 閱讀次數:
http://www.sciencetimes.com.cn/col33/article.htm1?id=80616
《科學時報》2006年10月24日
保婷婷
本報訊 機器人將在15年至20年內進入中國百姓家庭,它們將從事一些簡單的服務及保護家庭安全等工作。在近日召開的2006年智能機器人與系統國際會議上,大會組委會主席、北京理工大學博士生導師黃強教授這樣預測機器人的未來發展,他認為,當機器人進入生活時,它對百姓生活的影響不亞于電腦,將帶給人們整個生活方式的變革。
智能機器人與系統國際會議每年舉辦一次,是國際上機器人和智能系統領域最著名的會議,今年第一次在中國舉辦。本屆大會主席、香港中文大學教授劉云輝告訴記者,以前的機器人主要瞄準工業應用,現在的趨勢則是如何幫助人們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記者在會議舉辦的小型展覽會上看到,掃地機器人、排爆機器人、舞蹈機器人……來自國內的各種用途的仿人機器人讓人大開眼界。西安超人雕塑研究院的展臺前,該院院長鄒仁倜別出心裁地制作了一個和他本人一模一樣的機器人,不時地眨著眼東張西望,吸引了很多觀眾駐足觀看。劉云輝說,中國機器人研究和國外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但在仿人機器人上已走在世界前列。
由于會議的學術定位,來自國外的1000多位外賓未能帶來他們最新的機器人作品,而是更多地進行學術交流。本屆大會的主題是“網絡社會中人與機器人智能的融合”。
黃強說,我國在“863”計劃和自然科學基金等方面大力支持機器人研究,“十一五”期間將繼續圍繞著服務機器人、仿人機器人、特種環境應用機器人等進行支持。目前我國在系統集成技術方面和國際上保持接軌,但關鍵部件、關鍵器件上還有差距,“十一五”規劃中在基礎的關鍵技術、核心部件上做了很多計劃,希望能將基礎研究的差距補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