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博网-赌球网址-体育

【光明日報】“名師”是怎樣煉成的


【光明日報】“名師”是怎樣煉成的

http://www.gmw.cn/01gmrb/2006-09/27/content_485800.htm 
本報記者 豐捷 發布時間: 2006-09-27 04:37 來源:光明日報 

    “胡錦濤總書記最近在給孟二冬老師女兒的回信中號召我們向孟二冬老師學習。孟二冬老師就是在我校支教過程中,倒在為邊疆學生授課講臺上的。他的崇高品德與精神永遠鼓舞著我們。40多年來,我將最寶貴的年華獻給了邊疆,獻給了三尺講臺。我認為,要教會學生做事,必須先教會學生做人。作為教師,身教重于言教,而教師的身
教首先就是教好書,講好課。”

    這是一名教師的肺腑之言。9月9日,石河子大學教授曹連莆就是懷揣著這樣一顆平常心,與其余99位來自不同領域的高校教師一同獲得了一份至高的榮譽——國家級教學名師獎。

    寒來暑往,三尺講臺,“名師”是怎樣錘煉出來的?或許他們的經歷各不相同,他們的教學之道各具特色,但聽聽他們對傳道、授業、解惑的理解和心得,其中透露出的他們“為人、為學、為師”的態度和精神,有許多是共通的。

愛學生滿腔熱情

    蔣紹愚(北京大學教授):教書育人是教師的職責。教師必須滿腔熱情地對待學生,不是把教學看作科研之外的附帶工作,而是看作教師的天職;不是要求學生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趨,而是要求學生大膽創造超過自己。要做到這一點必須有學術傳承的遠大目光,懂得“薪火相傳”的道理,這樣才能甘愿為學生作出奉獻。

    陳孝平(華中科技大學教授):教學工作是艱辛而又默默無聞的,它需要的是“安貧樂道”的治學態度。無論是每堂課前準備教案的嘔心瀝血,編寫教材時的字斟句酌,還是與學生談話時的語重心長,都需要無私地付出。然而,當桃李滿天下的時候,當看到學生做出成就的時候,你會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最富有的人。

    王玉鳳(北京交通大學教授):學生的事情不能等,不能馬虎,不要埋怨。學生可能無意,教師必須有心。每每當學生們圍在我的身邊問這問那、無拘無束地和我探討問題時,那樣的信任、那樣的融洽、那樣的滿足——我感到我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項昭(貴州師范大學教授):作為教師,要有強烈的責任心和使命感,高尚的師德和高超的師能是教師使命和責任的兩塊基石。

    王雪琴(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學院教授):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須常存著育人之責任,也要常思為師之道,常懷有愛學生之心,才能盡到一個教師的責任。

    董常生(山西農業大學校長):作為一名人民教師,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奉獻和育人。我從未離開過三尺講臺。我深愛自己所從事的教育事業,多年來,在充滿刺鼻的福爾馬林和腐敗氣味的實驗室中度過,毫無怨言。

    唐朔飛(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從教四十余年,我深深感到教師職業的神圣。家長把孩子的未來托付給你,社會把孩子的成長寄托于你,你必須用自己的心來點燃學生的心,用自己的腦武裝學生的腦,用自己的愛贏得學生的愛。教師的工作是十分平凡的,但其付出卻是難以估量的。

創新是教學的靈魂

    王越(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兩院院士):作為高校教師,平時教書育人僅僅完成了基本的職責。新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社會對學生素質的要求會不斷涌現,因此要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注意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手段的更新,要勇于創新和實踐,在不斷探索的基礎上提出新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以及教學體系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同時,教師不斷進入學科前沿將自己的科研成果結合進教學是教學發展的必要條件,教師講基礎課、專業課或專業基礎課時應以五倍至十倍的素材及心得體會對應講課內容,這樣才會講得豐滿、充實、有說服力,這是講好基礎課的重要方法。

    于良春(山東大學教授):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教師首先要有創新素質。教師必須對創新的過程、創造的心理有一種直接的體驗,有一種深刻的理解。因此,教師要具備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要不斷培養、提高自己的創造性思維能力。要加強科研工作,以科研帶動教學,將科研成果融入課堂教學之中。

    王玉鳳: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對一個創新型國家和創新型社會的建設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大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非常重要,所以高校教師責任非常重大。對于我們教師來講我認為還要立足于本課程,來發揮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作用。雖然物理學是一門成熟的傳統學科,但也必須適應時代發展,大力改革教學內容,把一個生機勃勃、不斷發展的物理學展現給學生。物理學力熱聲光電,近代物理豐富多彩,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大舞臺,應該利用好這個舞臺。

    吳昌林(華中科技大學教授):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能夠充分發揮好主導作用,首先要緊跟學科的發展,提高自身學術水平,使傳授的知識是有源頭、有流動的活的知識,使學生體驗到知識創新的過程既是無比的艱辛,又并非可望而不可及。

    崔運武(云南大學教授):人才培養質量的好壞最終取決于教師。從大學教學學術水平的要求看,一個教師要解決的就是為什么教、教什么和如何教的問題。為此,教育教學研究與專業研究同樣重要。當代大學的教育教學需要長期研究和不斷投入,這無疑是一個需要專注、需要付出、充滿艱辛的過程,也是能收獲創造的歡樂過程。追求具有學術水平的教學過程,也是提高大學科研水平的過程。

    蔣紹愚:大學教師的使命之一就是培養科學研究專門人才。要完成這一任務,教師本人首先要從事前沿性的科學研究,才能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方法。

教師離不開講臺

    王越:作為教授,最好不要脫離與本科生和本科教學的聯系。教授從事本科教學,不僅對提高本科生的培養質量有好處,而且教授本身還能從中獲取科研的動力和靈感。

    郝吉明(清華大學教授):老師和學生之間有著天然的血肉聯系,而教學是維系這種聯系的紐帶,也是老師和學生溝通理解的重要途徑。教學中蘊藏著深厚的科學創新的資源,因其深而艱,因其厚而難,也因其艱難才需要我們的執著、智慧和奉獻。

    吳昌林:高等學校的本科教育,特別是在重點大學里,教授和副教授一定要花比較多的精力從事本科教學工作,否則的話,教育教學水平就不可能很高。

    項昭:教授擔任基礎課教學任務,不僅有利于學生,而且有利于教師自身專業化的發展。一方面我們的學術造詣、科研能力要增強,另一方面實踐性的知識也要增強。作為一名大學老師,我們要用科學的知識、科學的方法、科學的思想去豐富教學,感染學生,給學生做出表率,更積極參與教學的研究活動。我認為高校教師不僅要搞好自身的科研,也應該大力搞好教育科研,提高我們教師自身的能力,形成自己上課的風采、自己上課的特色。這種投入并不是一種單向的輸出,而具有雙向互動作用。

    王瑋(山東師范大學教授):人們說,教師的工作是獻身,教師就像蠟燭,燃盡了自己,照亮了學生。我認為并非如此。一名稱職的教師,他在照亮學生的同時,并沒有燃盡自己,相反,會使自己更加充實和輝煌。教與學是互動過程,通過教師的講授和專業訓練,學生可以增長學識,掌握技能,學會思維;而教師也可從中得到難得的啟示,引發可貴的靈感,悟出新奇的思想,從而使教師的授課獲得新的生命力量。
 

分享到:

顶级赌场dj| 最新皇冠网止| 尊龙百家乐官网娱乐网| 百家乐官网投注之对冲投注| 百家乐官网注码技巧| 乐百家百家乐官网游戏| 百家乐官网赌法博彩正网| 澳门百家乐官网娱乐城网址| 69棋牌游戏| 百家乐官网游戏群号| 百家乐官网赌场代理合作| 太阳百家乐官网路单生| 百家乐龙虎斗等| 威尼斯人娱乐城安全吗| 永利高足球博彩网| gt百家乐官网平台假吗| 怎么看百家乐官网走势| 百家乐官网电子| 游戏厅百家乐官网软件| 全景网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澳门百家乐常赢打法| 百家乐游戏种类| 正宁县| 百家乐官网一般多大码| 老牌百家乐娱乐城| 海王星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大发888娱乐场下载远程| 凤山县| 百家乐官网真人游戏棋牌| 豪华百家乐桌子| 大发888在线下载| 澳门百家乐官网赢钱秘| 百家乐代理在线游戏可信吗网上哪家平台信誉好安全 | 百家乐蓝盾有赢钱的吗| 百家乐庄闲作千| 百家乐视频画面| 云南省| 黄金城百家乐官网手机版| 百家乐五种路单规| 八大胜娱乐城| 伟易博百家乐官网娱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