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高校育人 黨建是魂
發(fā)布日期:2006-07-06 閱讀次數(shù):
《人民日報》2006年7月6日 第十三版
中共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書記 朱善璐
http://edu.people.com.cn/GB/1055/4563457.html
在高校學科建設、經費投入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焦點的今天,人們會問:高校黨建工作應當處于什么位置?黨建工作與提升學校核心競爭力有什么關系?通過組織北京高校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優(yōu)秀成果獎的評選,我們有一個響亮的答案:高校黨建工作不僅是育人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本身就是重要的育人過程;推進高校黨建創(chuàng)新,對于加強高校育人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引領作用。
當高校從象牙之塔步入紛繁復雜的市場環(huán)境,便面臨來自方方面面的誘惑和挑戰(zhàn)。我們究竟為什么辦學?如何辦好學?透過中國農業(yè)大學博士生開展的“紅色1+1”活動,我們看到了智慧的選擇。表面上看,這是推進學生黨支部建設的一項舉措;但在廣袤的農村大地上,大學生們送去了知識和技術,而收獲的卻是才華的提升和責任意識的增強。在他們的實踐活動中,黨建與育人得到了有機的統(tǒng)一。
應當清醒地認識到,把黨建工作滲入到育人過程,這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一個切入點。也只有把黨建工作與育人工作有機結合,才能堅守我們的育人方向。我們常常講,要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當前,能不能培養(yǎng)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需要的合格人才,能不能把畢業(yè)生引導到國家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yè),這就是一所高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集中體現(xiàn)。
有些人總習慣于從政治和業(yè)務的區(qū)別把黨建工作和育人工作割裂開來,而北京理工大學關于德育答辯的探索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啟示:黨建工作的體系其實也正是一個育人的體系,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由黨委統(tǒng)一領導,形成了黨委各部門和團學組織橫向協(xié)同配合,院(系)黨總支(黨委)、黨支部縱向貫徹落實的育人機制。目前,北京所有高校都建立了黨校,許多高校還將黨校建立在院、系,形成了校、院(系)兩級建校的工作格局。高校黨校在教育培訓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和黨員方面發(fā)揮了主陣地作用。同時,為做好低年級學生黨建工作,許多高校將黨員輔導員、黨員班主任等編入學生黨支部。充分發(fā)揮這些基層黨組織和教職員工黨員的作用,對于形成教書、管理、服務三位一體的高校育人合力,具有積極意義。
實踐出真知。通過高校黨組織培養(yǎng)出來的青年黨員,在校期間,是班風、學風、校風建設和應對各類突發(fā)事件、維護學校穩(wěn)定的骨干,走出校門后,又成為各行各業(yè)改革發(fā)展的生力軍。這是多年來我們不斷得到驗證的一個結論,這也在北京大學關于“健康成才、文明生活”主題教育活動的成果中得到佐證。北京大學的學生黨建工作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育人體系和規(guī)范,分別在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yǎng)階段、在黨員發(fā)展工作中以及在進入黨組織后開展特色鮮明、吸引力強、激勵作用明顯的主題教育活動。這些分階段、有針對性的教育活動和課堂教學組織工作一樣,具有嚴肅的科學性,是我們黨在發(fā)展過程中不斷積累形成的寶貴經驗,也是新時期加強和改進高校育人工作的有效途徑。
我們要真正把高校黨建工作作為高校育人全部工作的靈魂,作為高校育人體系中不可或缺的支柱,并作為教書育人最根本的政治組織保證,從思想認識到實際行動給予全方位的關注和支持。惟其如此,我們的黨建工作才能煥發(fā)更大的活力。這是發(fā)展教育應當時刻銘記的基本原則,也是時代賦予高校黨建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