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記全國勞模和先進工作者大學行
發布日期:2005-11-14 閱讀次數:
http://www.grrb.com.cn/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241173&type_id=11
本報記者李元浩 2005-11-11
“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作為,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貢獻,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犧牲。”當全國勞動模范、青島港橋吊隊隊長許振超面對北京大學的近500名師生說出“青島港精神”時,臺下掌聲雷動。一位北大環境工程專業的女同學含著淚對記者說:“我今天才知道勞模的偉大,他們是我們最可愛的人。”
類似的場景,在開始于11月8日的全國勞模和先進工作者大學宣講活動中已多次出現。在歷時3天的此次宣講活動中,近4000名大學師生聆聽了勞模和先進工作者的不凡事跡,勞模精神在大學校園里再一次唱響。
由中宣部、中華全國總工會等單位組織的此次宣講活動,集中了包括許振超、王順友、郝頌琴、明正彬等人在內的勞模和先進工作者代表。他們分別在北京理工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舉行了專場報告會。
勞模走進大學校園雖然不是第一次,但還是有人擔心這些來自基層的勞動者能否引起大學生們的共鳴。然而,會場的熱烈氣氛打消了這些顧慮。
幾天來,許振超的“振超效率”讓同學們深受鼓舞,“深山信使”王順友20年如一日的敬業與奉獻讓同學們敬佩,山西榮軍醫院護士長郝頌琴把青春和熱情獻給傷殘軍人護理事業的執著讓同學們感動……
“我沒想到現場的氣氛這么熱烈。其實我非常愿意和大學生們交流,把自己的一些心得體會和他們分享。年輕人的思想很活躍,我希望自己的經歷能給他們一些啟發和思考。”許振超說。
明正彬則對記者表示,自己的經歷對學生也許沒有直接幫助,但就是想告訴他們一個道理:應該用自己的努力去創造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在普通的工作崗位上作出不普通的成績,正是此次的勞模大學行給大學生們帶來的心靈震撼,也是勞模和大學生們產生共鳴的地方。中國人民大學法學系學生趙凌波表示,勞模“挑戰自我、挑戰極限”的精神最值得學習。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副書記馬俊杰對報告會的熱烈氣氛很滿意。“人大是一個充滿了人文氣氛的地方,勞模的到來更加豐富了人大的人文意味。因為,勞模們那種甘于奉獻的精神理應成為社會發展的主流。”
“我們不能忽略在平凡崗位工作的人群。勞模精神是平凡中的偉大,我們應該引導學生把個人價值更好地與社會價值聯系起來。”北京大學學工部副部長查晶說。
勞模走進大學校園的時間雖然短暫,卻給初冬的校園帶來了不少暖意。勞模精神,無疑也是大學生的精神財富。正如許振超所說:“無論干什么事情,我們都要認認真真。這也是大學生們應該做到的。甘于奉獻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表現形式,但勞模精神不會過時,勞動永遠是最光榮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