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學生自主管理中心網]以學生為本 積極開展國家助學貸款工作
發布日期:2006-03-29 閱讀次數:
在教育部召開中央部門所屬高校國家助學貸款工作會議上學校的典型經驗發言之(五)
——北京理工大學
http://www.csa.cee.edu.cn/(pw33ckjbckt4doq4bnfwmqin)/show.aspx?articleid=342
2006年3月
國家助學貸款是黨中央、國務院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我國普通高校資助政策體系,加大對普通高校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力度所采取的一項重大措施。經過多年的實踐探索和不斷完善,國家助學貸款已成為解決當前高校經濟困難學生問題的主要渠道,其發揮的重要作用日益凸現。高等學校作為國家助學貸款系統工程中的一個重要子系統,做好此項工作義不容辭、責無旁貸。
北京理工大學作為國家助學貸款首批試點高校,從1999年9月開始啟動國家助學貸款工作。六年多來,北京理工大學在上級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經辦銀行的通力協作下,經過師生的共同努力,國家助學貸款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得到了上級部門、經辦銀行以及廣大學生和學生家長的充分肯定,受到了來自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好評。調查表明,北京理工大學凡經學校審核批準的經濟困難學生全部獲得了國家助學貸款,極大緩解了他們的經濟負擔和精神壓力,發揮了國家助學貸款在保證學生學習和健康成長方面的作用。
下面談一談我校開展國家助學貸款工作的做法和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提出寶貴意見,以更好地促進我們的工作。
一、國家助學貸款工作開展的總體情況
北京理工大學是國防科工委所屬院校,面向全國省市招生,在校全日制學生23297人(不含成人教育、留學生和獨立學院學生),其中本科生14356人,研究生7841人,高職學生1100人。學生中,來自農村的占35%,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占學生總數的23%,有10%左右的學生屬于特困生,家庭年人均收入不足1000元。目前申請國家助學貸款在校學生為2920人,獲得國家助學貸款學生2920人,滿足率達到100%,兌現了凡是符合條件的貧困生均能獲得國家助學貸款的鄭重承諾。
圖1 北京理工大學在校全日制學生人數(2005年底)
自1999年以來,北京理工大學共為5426名經濟困難學生辦理了國家助學貸款,貸款總金額1億多元。其中,1999-2003年與中國工商銀行簽訂貸款合同3084人,貸款金額5433萬元,已全部發放到位;2004-2006年與中國銀行簽訂貸款合同2342人,貸款金額4611萬元,已發放貸款2169萬元。在剛剛過去的2005年,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共向我校3268名在校經濟困難學生發放了1933萬元的國家助學貸款。
截至目前,北京理工大學共有2455名貸款學生順利完成大學學業,全部與銀行辦理了還款確認手續,其中有240名畢業生一次性償還了貸款,其他進入還貸期的學生2215人,絕大部分均能按時履約,償還貸款。
圖2 北京理工大學歷年貸款人數
表1 北京理工大學國家助學貸款總體情況(人,萬元)
北京理工大學國家助學貸款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好評。2002年8月,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和《金融時報》等新聞媒體分別以“‘三個代表’在基層”和“新華社通稿”的形式對我校國家助學貸款工作進行了專門報道。2004和2005年,中央電視臺、中國教育電視臺、北京電視臺、上海東方衛視、《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中國教育報》、《大眾日報》、《科學時報》和《團結報》等新聞媒體也先后報道了我校落實國家助學貸款新機制的成效和具體做法。
圖3 新聞媒體對北京理工大學國家助學貸款工作的報道(部分)
二、主要做法和體會
(一)領導重視 思想統一 認識到位
長期以來,北京理工大學黨委、行政非常重視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一直將幫助貧困學生作為關心學生、實施德育、維護學校穩定和社會安定的一項重要工作。針對存在貧困學生這個特殊群體的狀況,采取了一系列幫困助困措施,經過不斷的努力和實踐探索,逐步形成了“以國家助學貸款為主體,獎助學金、勤工助學、減免學費、困難補助等為輔助渠道”的資助體系,收到很好的效果,為廣大學生提供了較為寬松的成才環境。據統計,我校每年用于貧困生助學方面的獎學金、勤工助學、困難補助、減免學費等各項經費投入達800余萬元,社會力量捐資助學40余萬元。
自國家助學貸款工作全面啟動以后,學校黨委非常重視,校黨委書記焦文俊、校長匡鏡明多次在學校工作會議上強調并鄭重承諾:北京理工大學要以高度負責的精神,要從講政治的高度重視國家助學貸款在學校的實施,全面貫徹中央指示精神,把做好國家助學貸款工作作為學校實踐“三個代表”的重要內容,切實代表學生的根本利益,絕不讓任何一名學生因家庭經濟貧困而輟學。學校要求各級組織和人員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為學生服務的思想,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采取各種措施,保證所有符合條件的貧困學生都能獲得國家助學貸款,將黨和國家的關懷和溫暖送到每一名貧困大學生心中。2004年國家助學貸款新政策、新機制實施以后,學校按照上級的要求,繼續努力做到“四個主動”,即:主動開展國家助學貸款工作,主動加強對學生的貸款指導,主動與經辦銀行配合,主動承擔高等學校在國家助學貸款辦理過程中應盡的義務。為保證國家助學貸款工作的貫徹落實,學校召開校長辦公會專門研究《北京理工大學國家助學貸款實施辦法》及相關配套措施,明確工作任務和具體要求;同時積極創造條件,加強和改進助學貸款工作環境等。
(二)組織健全 加大投入 保障有力
2000年國家助學貸款全面實施后,學校及時加強了組織領導,成立了以常務副校長李志祥任組長,主管學生工作的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楊賓任副組長,學生工作處、財務處、教務處、研究生院、招生就業工作處、保衛處等部門負責人以及各學院主管學生工作領導參加的國家助學貸款工作領導小組,制定我校貸款實施辦法和管理規定,專門研究和協調國家助學貸款工作,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幾年來,領導小組牽頭制定、修訂了我校國家助學貸款有關文件,開展了多項調查研究,撰寫了多項工作報告、工作論文和建議方案,為我校國家助學貸款工作的有效開展提供了組織保障。
2002年6月,學校國家助學貸款領導小組委托校長辦公室牽頭調研北京部分高校的助學機構及人員配置情況。學校校長辦公會經調研論證后,決定在學校組織機構、人員編制十分緊張的情況下,克服困難,加大對國家助學貸款工作的支持力度,專門在學生工作處增設學生資助辦公室,編制3人,其中主任(正科)1名,1名工作人員專門負責國家助學貸款的具體工作。同時,各學院辦公室副主任或學生干事具體負責本學院學生的國家助學貸款的有關工作。這樣,基本形成了校、院兩級共同組織、協調配合的基本框架,為國家助學貸款工作的順利實施提供了人員保障。
2004年12月,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家助學貸款新政策精神,學校決定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在保證已有助學工作經費力度不變的情況下,加大投入,專門增設“助學貸款工作專項經費”,每年10萬元,專門用于國家助學貸款工作兼職人員的聘用酬金和工作研究經費,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學院兼職工作人員工作量大、待遇低的問題,調動了工作積極性,為建立和完善國家助學貸款激勵與約束機制提供了經費保障。
(三)精心組織 加強宣傳 服務學生
學生工作處作為國家助學貸款工作組織實施的主要部門,為保證國家助學貸款工作的順利開展,結合我校實際,每學期定期組織召開貸款工作會議,下發具體文件通知、全面部署貸款工作,進一步明確工作任務、政策措施和具體要求,將工作做細、做實,做到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工作計劃和任務目標。每年上半年以加強學生誠信教育、做好貸款畢業生還款確認工作為重點,下半年以宣傳落實貸款政策、做好新一年貸款申請審批工作為重點。
為保證各項工作的具體實施,學校分別召開學校主管學生工作的副書記、班主任、輔導員、學生干部會議,傳達國家助學貸款文件精神,要求班主任、學生干部主動在貧困學生中宣傳國家助學貸款政策;學校專門印制了《國家助學貸款》宣傳材料,向學生發放,保證貧困學生人手一冊;在新生報到站設立“綠色通道”,為貧困學生咨詢國家助學貸款有關事宜,宣傳國家助學貸款;在校園網、校報和宣傳櫥窗上公布助學貸款政策,發揮網絡、報紙的宣傳功能;邀請經辦銀行的工作人員到校,培訓貸款工作人員,組織貸款申請咨詢會,解答學生的疑難問題等。
學校、各學院在實施國家助學貸款過程中,從細微處入手,從國家助學貸款政策的宣傳、學生申請、資格審查到簽訂貸款合同、貸中管理以及畢業生還款確認,每一項工作都從學生角度出發,將工作做細、做實,為學生順利獲得國家助學貸款提供方便、周到、有效的服務。
為解決學生對存在的貸款申請手續復雜、繁瑣、難批等顧慮,學校與銀行密切合作,通過深入細致的工作,采取“少量多次”、“集中辦理與個別受理相結合”的辦法不斷簡化貸款申辦手續、縮短等待時間,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利用課間、周末等業余時間為學生辦理各種手續,極大地方便了廣大同學,保證了貧困學生能夠及時、有效獲得貸款的幫助。
(四)管理規范 措施有效 育人為本
學校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教育部、財政部的文件精神,及時調整資助政策,先后制定了《北京理工大學學生申請國家助學貸款暫行辦法》、《北京理工大學關于進一步加強國家助學貸款工作的實施意見》《北京理工大學國家助學貸款實施辦法》等文件,對學校落實國家助學貸款工作做出了明確規定和具體要求。為加強對國家助學貸款政策的學習和了解,掌握各項政策,學生工作處專門編印了《國家助學貸款文件匯編》《學生資助工作文件匯編》等材料,方便負責貸款工作的專兼職工作人員使用。
為進一步提高學生資助工作的質量和層次,適應網絡現代化辦公需要,2003年4月,學校開通了面向廣大學生的“學生資訊網”,內容涵蓋助學貸款、勤工助學、獎學金、學生各項資助等,既有校內外各項資助政策的宣傳指導,又有內容翔實的各項資助信息;同時建立了《北京理工大學國家助學貸款管理信息系統》與《還款確認系統》,實現了國家助學貸款校內網上申請、網上審批、網上公示與網上確認的功能,為進一步縮短貸款申辦周期、促進銀校之間信息資源共享奠定了基礎;開辟以教師身份實名制的資助論壇,及時解答學生的疑難問題,實現了師生網上的即時交流,快捷、方便。總之,我們從學生申請、資格審查到合同簽訂、貸款發放以至貸后管理、還款確認等各個環節手續完備、程序嚴格、管理規范,全部實現了網絡信息化管理,保證了工作質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學校在開展國家助學貸款工作中,注重對貧困學生自立自強精神的培養,切實加強誠信教育。“自強為人,誠信為本;珍惜信用,回報社會”是我們對貸款學生提出的具體要求。我們緊緊抓住貸款申請、貸后管理、還款確認三個主要環節,通過審查貸款申請材料、調查學習成績、日常表現等方式,初步建立了貸款學生信用檔案;同時組織學生填寫貸款申請承諾、還款承諾書,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自律意識和誠信觀念,并適時開展講座、演講、征文比賽等形式,開展對貸款學生的誠信教育。
如:2002年起,學校制定了《北京理工大學學生申請國家助學貸款承諾》,建立了貸款學生信用檔案,要求每個貸款學生填寫自律承諾,重視自己踏入社會的第一筆信用記錄,并對其提供材料的真實性、定期與銀行聯系等做了具體要求。為做好貸款畢業生的還款工作,學校將每年的6月確定為“畢業生教育活動月”,期間開展畢業生德育答辯、誠信教育、還款確認會等,并對貸款畢業生進行還貸動員,為每一位學生發送了母校致貸款畢業生同學的一封信,將畢業后如何按時、如期進行還款明確告知他們,進一步增強貸款學生的信用觀念和契約意識,希望學生珍惜個人信譽,以優異的成績回報祖國人民,為母校增光。
(五)積極應對 銀校配合 形成合力
為做好國家助學貸款工作,學校與經辦銀行建立了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分工協作的合作關系。由于國家助學貸款工作政策性、業務性強,為較快掌握銀行信貸工作流程和有關要求,學校多次邀請銀行負責人對各學院負責貸款工作的同志進行崗位和業務培訓,對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和疑惑及時溝通、聯系,保證信息渠道的通暢,學生貸款信息已實現了資源共享,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為加強學生與銀行之間的溝通、交流,學校積極創造條件,專門組織了貸款申請咨詢會、貸款合同簽訂會、還款確認儀式等,每次都有銀行負責人根據學生的不同問題和要求進行咨詢解答。
工作中,學校積極協助銀行加強對國家助學貸款工作的管理,共同建立風險防范機制。學校各學院、相關職能部門能夠在學生發生轉學、休學、出國、退學等學籍變動時及時將信息反饋給銀行,并協助銀行督促學生或家長償還貸款本息;在學生畢業前,將就業去向、聯系方式等信息以書面形式告知銀行,將學生的貸款情況納入學生檔案,在“報到證”中載明學生的貸款信息。
同時,為保證學校申請貸款的貧困學生都能獲得批準,學校通過各種方式,向銀行介紹學校優良的學風校風、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以及較好的就業前景,并通過我們積極努力的工作,展示北京理工大學上下齊抓共管、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使銀行能夠有足夠的信心為學校學生辦理國家助學貸款。正因如此,凡學校申請貸款的學生,只要學校審批通過的,沒有特殊問題,銀行原則上都能批準。
(六)拓寬渠道 繼承創新 做出特色
在全面做好國家助學貸款工作的同時,北京理工大學不斷規范、完善資助體系的建設,全面貫徹落實“綠色通道”政策,保證新錄取的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入學,積極開展“向學生送溫暖”活動,關心、幫助經濟困難學生,形式多樣的助學活動成為助學貸款工作的有力補充,形成了北京理工大學的傳統和特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005年學校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切實解決高校貧困家庭學生困難問題的通知》等通知精神,制定了《北京理工大學學生經濟資助工作條例》,對資助工作的總體原則,組織機構和管理體制,經濟困難學生的審定,資助體系的具體構成和各資助項目間的關聯進行了界定和規范。
為確保考入我校的貧困新生順利入學,學校每年都提早準備,制作《北京理工大學國家助學貸款新生指南》和有關申請材料,保證讓每一名貧困新生了解國家、學校的各項資助政策。同時學校在新生入學報到時開辟“綠色通道”,發放“愛心卡”、學習和生活用品,為特困生辦理緩繳各種費用,辦理臨時借款等,保證入校新生順利報到入學。
2005年暑假期間,山東有關媒體報道我校管理與經濟學院錄取新生陳月超父親病危,入學面臨困境。學校領導和老師獲悉后,慷慨解囊,捐款3550元、困難補助款1000元,并派學校工作人員專程送到山東陳月超同學家中,表達學校對其家人的關心和問候,并向陳月超同學進一步介紹了國家和學校的資助政策,讓其及家人放心,安心來校報到。并550臺
2005年,“綠色通道”共接待貧困學生482名,為418名學生辦理了緩繳入學費用手續,緩繳費用達248.66萬元,發放臨時借款近5萬元,發放飯卡267張、愛心禮包200個、照相卡297張、電話卡450張,補助金額近8萬元。
學校每年寒假前都開展“向學生送溫暖”的活動,至今已連續舉辦九年,每次校黨政領導都悉數出席,親自為貧困學生送上了回家與返校的路費和慰問品,為貧困學生家長寄去“慰問信”,體現學校黨政對廣大貧困學生的親切關懷,每年用于資助貧困生往返火車票、慰問品費用達到15萬余元。2004和2005年,學校先后資助7名藏族學生回家過年,每人資助2820元,包括北京至成都硬臥火車票以及成都至拉薩的飛機票往返費用,實現了藏族同學渴望多年與家人團聚的愿望。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共同關注》欄目全程跟蹤拍攝我校西藏學生回家的過程,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應。
學生黨組織、學生間的愛心互助也是學校助學工作中的特色之一。機電學院2003級本科二支部自發用支部獲得校級先進黨支部稱號的獎金和支部黨員的集資,為本學院家庭經濟困難的優秀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分別設立了“旗幟獎學金”和“同舟獎學金”。機械與車輛工程學院2002屆畢業生樊曉勇同學在剛工作不久,就不幸患上了白血病,在給他輸血治病的過程中,原本就不寬裕的家里已經負債累累。為了挽救校友生命,學校發起了愛心救助活動,在短短的6天時間里,全校師生就向樊曉勇同學捐款52833.96元以幫助他戰勝病魔恢復健康。
我們認為,做好助學工作的關鍵是要培養經濟困難學生自強自立自尊自信的精神和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鼓勵他們通過自身的努力不斷完善自我、發展自我,勇對挑戰和壓力,永遠做生活的強者。我們以學生社團——自強社為依托,通過多種形式開展經濟困難學生的育人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校自強社開辟了國圖、校內軍烈屬等志愿服務基地,舉行了義務植樹、國際義工講座等活動,開展了心理健康教育、計算機技能和英語知識的培訓,并建立了學生家教中心、校園小紅帽服務隊等機構,積極開拓校外勤工助學崗位。迎新工作中,自強社的同學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貧困新生展示了他們自強、奉獻、積極、樂觀的精神風貌,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導向作用。通過自強社的輻射作用,每年有近500名受助學生參加了各項公益活動,以實際行動回報社會。
以上是我校開展國家助學貸款工作的情況匯報,不足之處請各位領導、專家、同仁給予批評指正。
我們相信,隨著國家助學貸款新政策、新機制的全面推進,其配套政策和措施將進一步建立和完善,越來越多的貧困學子將實現他們的大學夢想。北京理工大學將一如既往地按照中央和上級的指示精神,群策群力、不辱使命,創造性地開展國家助學貸款工作,使我校的國家助學貸款工作再上新臺階、新水平。
分享到: